第23章 供不应求[第1页/共2页]
周齐一笑,取出尺和剪刀:“十米,足足的,再加送您一米原色布!”
“原色布归去当毛巾,擦脸,舒畅吧?”
姜俊固然穷得叮当响,但还不至于去干那些偷偷摸摸的活动。
吃的也备着呢!
想占好摊位,得趁早。
这地定义白了就是城乡连络部,还真够萧瑟的。
干饼配口水,姜俊也不挑,有口吃的就满足了。
临走前,父亲烙的饼还剩了点。
周齐不管三七二十一,东西吵嘴端赖一张嘴皮,有人听就开讲,有讲就有卖,管它合不公道,能招来人气就是霸道。
“十米送一米,上不封顶,数量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周齐回声道。
到了黑龙市还想着赶大集,真是不走平常路。
“真是纯棉的?”有人质疑。
“不然呢,你觉得我偷的?”周齐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他,“老兄,你得动动脑筋啊,这一大车货要偷得偷到猴年马月去?再说了,要不是正儿八经的货,粮库能让我存吗?”
哎,这话入耳!
周齐笑着,指了指车上印的棉纺厂字样,说:“棉纺厂的上等棉花和好布料……”
“咋卖?”有人迫不及待。
毕竟,冷暖自知,身材是本身的宝。
那人摸了摸,嘿,手感确切不赖。
说着,手在车门上那“棉纺厂”几个字上一拍。
这步地,就像田里长出了钞票,就等收割了。
他一边不断地数着钞票,往中间的荷包里扔,一边还不忘给客人裁剪布料。见到这景象,周齐那里还美意义偷闲,赶快又投入到欢迎主顾的繁忙中。
“那好吧,再给我来十斤棉花!”
这话让姜俊心头一热,本来他搏命拼活护着车货是这个启事。
“探听探听去,哪个敢劈面烧布给人看,只要端庄厂家才这么硬气!”
“老板,快点儿啊,我等半天了,给我五米!”
“我来十米!”
“妹子,再添点棉花不?”
这时,有人举手喊:“给我来十米,这厂的货信得过!”
可没想到,再早也有人捷足先登,一辆大卡车占了最好位置。
周齐顺势扯开嗓门呼喊起来:“棉纺厂清仓大甩卖,谁买谁划算,一手货,一手质量,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这话老掉牙了,可这些人没见过世面。
周齐看出他的心机,解释道:“这车货确切不是棉纺厂的,但也别把我往坏处想,这些都是我掏钱收来的,只不过借了棉纺厂的车用用。”
望着这火爆的场景,周同内心乐开了花。开首难,一旦开张,就像泄了闸的大水,想停都难。
“给我来二十米布,棉花也来十斤!”
满满一车的货色,被抢购一空,只剩下了。
时候来到早上八点多,经历了靠近六个小时的奋战!
周齐和姜俊跳下车,放下车挡板,这就开张了。
一通白活儿下来,四周又聚了人,热烈起来了,啥事都讲究个氛围嘛。
“气候转凉啦,像您如许起早贪黑做买卖的,很多穿点和缓的,赚再多钱也比不上身材金贵。我们这儿的棉花那叫一个实在,穿上它,夏季都不怕冷。密斯啊,得晓得心疼本身!”
“那我买二十米呢,能送多少?”有人急仓促问。
可他脸上,没半点抱怨。
时候一分一秒畴昔,主顾越来越多,正如集市旁饭店老板所说,此人潮堪比春运火车站。
人还没上潮,中间的摊主闲着也是猎奇,早就对这大卡车犯嘀咕,见周齐二人忙凑上来搭话:“小哥儿俩,这一车装的啥宝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