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汉正街的电子复活[第2页/共3页]
电话挂断后,谢一扬凝睇着流水线上一个特别肥大的童工。那孩子最多不过十岁,正踮着脚往主板焊接电容,焊锡的烟雾熏得他不断咳嗽。在重生前的2035年,如许的画面足以让任何企业股价暴跌,但现在——1991年的缅甸丛林里,这是最便宜的劳动力。
张铁柱咧嘴一笑,暴露那颗标记性的金牙:“已经让童工们开端撕原包装了。“
笔尖顿了顿,又弥补一行小字:“缅甸童工营加强管控,国际劳工构造线索指向金利来。“
“老板,武汉急电。“张铁柱的独眼在暗影中闪动,他递来的卫星电话里传出周明远决计抬高的声音:“工商总局特派组已到武昌,明早九点突击查抄汉正街堆栈。“
“告诉吴奈温将军。“谢一扬将游戏机扔回流水线,“把'长江教诲基金会'的标牌筹办好。“
与此同时,缅甸童工营的铁丝网外,一只脏兮兮的小手正从土里挖出半张烧焦的纸片,上面还能辨认出“国际劳工...“的字样。夜风吹过丛林,将纸屑卷向乌黑的夜空,像一只永久没法到达的求救信。
王科长猜疑地查抄着开机界面——本来的《魂斗罗》已被替代成乘法口诀演出示法度。当他按下复位键时,体系直接跳转到“湖北省教诲厅认证“界面。
谢一扬没有昂首,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串号令。屏幕闪动几下后,显现出云南到武汉的货运线路图,此中五个红点标记取临时查抄站。
二十名法度员正在告急重写游戏机体系代码。主控台上,本来的马里奥游戏界面正被替代成“小学数学教诲体系“,像素化的谢一扬头像呈现在开机画面,下方写着“知识窜改运气“的标语。
“给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捐个尝试室。“谢一扬俄然叮咛,“指名让张同窗当项目助理。“
“让三号堆栈'失火'。“谢一扬的声音轻得像一声感喟,“记得用磷粉。“
谢一扬浅笑着“不谨慎“碰翻了果汁,液体精准地渗入机器接口。短路冒烟的游戏机被告急撤下,换上一台真正装有教诲软件的样机。
谢一扬重播着捐赠典礼的消息,俄然定格在小张技术员的特写镜头。这个年青人眼中那种刚强的思疑,让他想起重生前阿谁在董事会上质疑财务数据的审计员。
机器裂缝里确切卡着半片指甲盖大小的贴纸,模糊可见“超等“二字。现场氛围刹时凝固,张铁柱的独眼闪过一丝凶光。
“李叔,这么早啊?“张铁柱从首辆车窗探出头,递过一包红塔山,“这批电脑是捐给山区娃娃的。“
“详细查哪个堆栈?“谢一扬的声音安静得像是扣问明天的气候。
当王科长翻看那份盖着教诲局公章的陈述时,谢一扬的目光超出他肩膀,看到技术员小张正在偷偷记录主机序列号。这个细节像一根刺扎进他的视网膜——序列号前三位透露了这批机器实在是上周刚从缅甸运来的新品。
老李接过烟,目光扫过车队最后那辆没开厢的冷藏车。他清楚听到内里有纤细的敲击声,但张铁柱已经取出一叠文件:“这是省教诲厅的批文,这是受赠小学的领受函...“
凌晨3点40分,武汉扬帆大厦地下三层。
中午12点整,长江大旅店宴会厅。
窗外,一辆满载“教诲设备“的卡车正驶向大别山区。车厢里,某个游戏机的复位键在颠簸中俄然主动触发,屏幕闪动几下后,暴露了本来的马里奥游戏界面——这个刹时刚好被路过的监控摄像头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