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苏联坦克的沙漠风暴[第3页/共4页]
1991年3月9日,伊朗德黑兰郊野军事基地。
“掺了杂质。“张铁柱的独眼在暗影中闪动,用只要两人能闻声的声音说道,“乌克兰人偷工减料,合金里掺了起码15%的废料。“
维克多的瞳孔突然收缩。谢一扬从怀中取出一张照片:十六岁的金发少女站在琴房门口,照片角落的日期显现是明天拍摄的。
“三天。“谢一扬俄然进步音量,声音在戈壁枯燥的氛围中非常清楚,“给我七十二小时,还您一个装甲师。“
“告诉吴奈温。“谢一扬打断他,手指在平板上划出一串坐标,“缅甸基地的乌克兰专家,全数转移到重庆。再从汉阳钢厂调三百吨特种钢,要快。“
谢一扬盯着墙上不竭增加的负面报导,嘴角却挂着笑。张铁柱不解地看着他:“老板,我们被环球围歼了,您还...“
“奉告拉希米,处理计分别两步。“谢一扬对卫星电话那头的周明远说道,“第一,现有坦克全数改换重庆产发动机;第二,通过朝鲜渠道弥补十辆全新T-80。“
他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一圈在坐的人,然后持续说道:“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就如同这浑水普通。各方权势交叉,局势错综庞大。但是,这恰是我们的机遇。”
“二十四小时。“少将终究开口,赤手套拍在谢一扬肩上,留下五个灰蒙蒙的指印,“明天这个时候,要么看到处理计划,要么看你的肝被喂给戈壁狐狸。“
谢一扬晃着红酒杯,目光落在电视消息上——BBC记者正站在巴士拉疆场,背景里一辆燃烧的T-72残骸上,“made in china”的铭牌在火光中格外刺目。
电焊的蓝光再次亮起时,维克多的调试较着当真了很多。谢一扬晓得,这些发动机终究会带着经心设想的缺点流向疆场——既不会立即爆炸让买家找上门,也不会耐用到让他落空后续维修条约的暴利。
“彼得罗夫先生。“谢一扬用流利的俄语说道,手指抚过发动机铭牌,“您女儿在基辅音乐学院的照片拍得真美。“
1991年3月10日凌晨,重庆兵工厂地下车间。
与此同时,在悠远的莫斯科红场,一场范围庞大的反华请愿正在狠恶停止。游行步队高举着从疆场上拍摄的残骸照片,照片中的兵器残骸上清楚地印着“中国制造”的标记。这些照片在人群中通报,激发了人们对中国的激烈不满和怒斥。
拉希米眯起眼睛,他身后两名卫兵已经拉开枪栓。戈壁的风卷着沙粒打在谢一扬脸上,像无数藐小的刀片。
“老板,真要全换?“张铁柱查抄着弹匣,“那帮伊朗人较着在欺诈,他们本身操纵不当...“
戈壁的夜空被炮火映红时,谢一扬正在迪拜帆船旅店的套房里数钱。两笔军器款同时到账——伊朗付出的3.8亿美圆,伊拉克追加的4.2亿。比原打算多赚了一倍,因为交兵两边都不晓得对方也买了一样的兵器。
“已经筹办好了。“谢一扬望向监控屏幕,维克多正在重庆地下室里给女儿写信,浑然不觉本身即将成为“国际军器私运案正犯“。
T-80坦克的炮管在骄阳下泛着寒光,谢一扬站在观礼台上,额头排泄精密的汗珠。这不是因为伊朗高原的炽烈,而是面前这辆坦克炮塔下方那道狰狞的裂缝——像一张嘲笑的嘴,正对着他经心修建的军器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