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高度决定视野 视野决定格局[第2页/共2页]
“爹……我没有小兰活不下去呀。”好死不死黄立冬哼唧着对老爹撒娇。
王凤祥还觉得他喝醉了,龇着牙笑了:“行!借老弟吉言,我也有当黄世仁那天我保管请兄弟去通江大饭店吃大餐去!哈哈哈!”
反而是那些被人戳脊梁骨,说不务正业的二道估客和个别户因为下海早,脑筋矫捷,有商海遨游的经历,都富的流油。
这就是差异。
阿谁年代的人,都以为铁饭碗能吃一辈子,对个别户那是非常瞧不起的,殊不知在九十年代铁饭碗成了泥饭碗,下岗大潮一浪接一浪。
这边赵家炕上一桌菜,地上一桌菜,十几号人,听着灌音机里唱的《小拜年》,大吃大喝好不热烈。
“可别,再过五年,你就是车队大老板,部下养着十几台车,在家躺着都挣钱。”赵志强又给他满上一杯酒,自顾自说着。
郭亮也笑了:“小伙子你还挺有本事的,此人参酒明天就有三小我向我保举了,多少钱一箱,我买一箱。”
到了洪七公家,承诺他转头给他酒钱,拉上酒,赵志强一行人直奔县城。
白小兰坐在炕上,看着神情活现的赵志强,内心说不上啥滋味。
这一次,赵志强只带了一百箱酒进工人市场,余下的都放在了宋玉翠家院子里的大堆栈里。
一旁坐着的陈耀东揣摩着赵志强的话,更加信赖本身的判定,这个年青人不简朴,起码格式上就甩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条街。
赵志强点点头,他晓得他嘴里的大锅盖就是简易版的信号领受器,没几个钱,用木头杆子牢固在房顶上,电视信号就能好几倍。
人靠体力用饭,能养家糊口,人如果靠着脑袋用饭,能赡养成千上万的人。
郭亮愣了一下,还是取出钱要买,却被身边的夫人宋玉华拦住了:“真是无奸不商,明天还卖五块,明天就坐地涨价,不准买,姐,你也跟我回家,跟这类人一起,多掉身价。”
赵志强主动上前打号召:“郭……同道好,嫂子好!”
第二天一大早,白小兰就和李桂兰捣鼓起了缝纫机。
是啊。
宋玉翠看着来买酒的一堆人全散了,内心焦急:“强子,咱这酒也不啥金贵东西,明天阿谁代价就不低了……”
宋玉翠摇了点头。
赵志强也不拦着,淡定的坐在酒箱子上,看着他走远。
此时郭亮和宋玉华两口儿也来工人市场买年货,看到赵志强和大姐宋玉翠一起卖酒,一时也摸不到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