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无须你等操心[第2页/共2页]
“我等兵士确切未几,但对于安南官兵,倒是绰绰不足,前辈们大可不必担忧。至于我有没有说大话,五天内便有分晓,各位静待成果就是。”
林啸看上的是停靠于捄江船埠的几百艘内河货船,又不想强抢,以是只能出此下策!今后,但是要靠这些船运粮的。
何取信,字弘义,年方十九,出身技击世家的他很小的时候却因体弱多病被一名隐居于钦州的云游老道收为弟子习武学艺,艺成之时却逢师父仙逝,师父临终把师弟们拜托与他,便带着几位师弟回家插手镖行,他父亲何翼便让他们从一名镖师做起,渐渐培养。
坐下的世人仍然如履薄冰,屁股只在椅子上沾了个边,大抵环境何取信已经跟他们说了,可这帮人太奇特、太吓人了。
“回大人的话,海内局势很不好,李成栋兵败身亡,广州和肇庆已经沦亡,鞑子雄师离当今圣上的行都已经近在天涯。”
……
“前辈不必多礼,请坐吧。”林啸对战战兢兢的龚振浩等人摆了摆手,浅笑着说。“来人,上茶。”
龚振浩被请到商馆院内的时候,见到了世侄何取信。
林啸说完,端起茶杯,送客。
“大人,院中众商户掌柜中,有一名是鄙人的父执,是“隆盛商行”的店主,在安南行商二十余载,广有人脉,大人找他也许会有体例。”
“你可会说大明话?”林啸心下赞叹,当下问道。
堂上林啸也重视到了何取信等人,安南本地人遍及矮小干瘪,目测身高将近一米八的何取信站在人群中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受,身边几位虽打扮浅显却也器宇轩昂,何况,这几位手中还拿着剑。
“实不相瞒,我等并非大明官军,更非安南人。鄙人是大明旧港宣慰司麾下百户林啸,我等俱是客居外洋之游子,惊闻满清鞑子欲灭我中原,便构造义兵返国抗清的。”
这些船大多是只能装几吨的小型平底沙船,也有几十艘400料以上的大船,能够装运几十吨货色。
林啸运目打量此人,但见此人二十岁高低,身材颀长,皮肤白净,剑眉朗目,鼻准口方,端的是个玉树临风的翩翩佳公子。又见他目光如寒星,且手持利剑,不慌不忙,又显得豪气逼人,不是普通的纨绔可比。
林啸却端起茶杯,笑而不语。
一开端,阮小二觉得是南朝出兵打来了,一听口音又不像,再见到这些人奇特的装束和手里的家伙,更加惊骇,跪在地上浑身颤栗,站都站不起来。
只要不跑就行!
“回大人的话,鄙人何取信,本就是大明人,是义兴镖局的镖师,只是方才走镖来此。”
当下何取信出去见过龚振浩,把环境和龚振浩一说,龚振浩便和几位华人商号的掌柜一起出去,几个都是见过世面的老江湖。
“哦,大明那里人氏啊?”
“大人?大人莫非也是大明人?”
按明末的计量体例,1石合120市斤,1万石也就合六百吨,戋戋六百吨能派多大用处?
“听闻龚老前辈的商号一向在施粥,可见前辈急公好施。鄙人替百姓感谢您的义举,今后定有厚酬。”林啸留住龚振浩,一本端庄地作了个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