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赤潮覆清 > 第112章 名头

第112章 名头[第2页/共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侯俊铖点点头表示同意,永宁是个又穷又小的县,最后一次城墙整修还是万积年间,到明天都快百余年的时候畴昔了,早就腐坏不堪,加上几百年城镇生长,城外多了很多棚户穷汉聚居,他们要入城讨活,绕到城门入城过分费事,干脆悄悄在城墙下打个洞,乃至扒了一段城墙,本身斥地一条门路,官府即便晓得也没钱去整修,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侯俊铖要的只是拖时候罢了,从一开端就没筹办遵循甚么和谈,要一份和谈,只是为了给赵家和永宁官府一个还能持续“构和”的胡想,不至于遭到红营的挤压以后立马应激把清军招来,而是在两边持续不竭地扯皮当中,给红营的生长争夺时候。

“他们是把我们当作了吴三桂的马前卒,觉得我们下山攻略永宁县等地,是替吴军来窥伺军情甚么的......”侯俊铖嘲笑一声:“难怪赵家堡的故乡都不要了也要想尽体例保着永宁县城,只要永宁县还在手上,他们就另有骑墙的筹马,他日吴军赢了,赵老爷能够带着永宁县投降吴军求一场繁华,如果清军赢了,赵老爷也能想体例捞一个护城有功的功绩,还是搏一场繁华!”

在赵家堡外等了一小段时候,给百姓修补房屋的兵士们才方才解缆,紧闭的堡门俄然敞开,一辆马车开了出来,肥胖的的老黄马拖着的板车上堆满了粮食和物质,还放着几个捆得严严实实的团丁,应寨主驾着马车,前面跟着好几个侍女和女童,一起朝着地步里的红营阵地而来。

在侯俊铖的假想中,这一条必定是谈不拢的,但只要能够达成一个大略的和谈,让红营借机插手永宁县的赋税和田土的办理,天然就能借着这个由头,把官府的衙役和赵家的团丁挤压出去。

侯俊铖感到非常惊奇,赶快迎了上去,叮咛保护们把那些团丁带走,便扯着应寨主到一旁问道:“如何返来的这么快?我还觉得你非得折腾到太阳落山呢!”

官府整修城墙,要么靠朝廷拨款、要么就靠官绅商民捐献,但清廷连衙役仆人的工食银都抽走了,那里会拨款为一个小县整修城墙?赵举人又是一贯贪暴的人物,借着捐献的由头捞钱非常主动,可让他割肉出钱,那是打死也不成能的。

但他千万没想到赵举人连谈都没谈就一口承诺了下来,让侯俊铖都感遭到有些苍茫:“赵举人这是......也被人穿越夺舍了?”

侯俊铖脑中倒是灵光一闪,眯着眼思考了一会儿,嘲笑道:“懂了,赵举人不是怕我们,怕的是吴三桂,详细而言,怕的是现在正在围攻袁州的夏国相所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