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其他小说 >城管无敌 > 六、民国地主不好当(南方篇)

六、民国地主不好当(南方篇)[第3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以是,如果有谁想要穿越到民国期间的江南地区本地主,最好穿越得早一些,也就是民国期间的前面十几年,江南乡村遍及停业之前,还要及时改换投资渠道,不然光靠收地租是绝对过不起豪阔糊口的。

到了抗日战役期间,江南更是成了主疆场,当局军、日军、伪军、新四军几次打拉锯,本来的一点繁华气象随之消逝。在束缚战役期间,又被百姓党“劫收大员”们搜刮得一穷二白,最后一点余财也没了。

比方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的乡村就处于一个非常怪诞的局面――最后两年,长江以北赤地千里,长江以南大水滔天,饥民倒毙于路途,天然是惨不忍睹;到了1932年和1933年,气象灾害根基结束,江南地区和天下大部分省分遍及歉收,稻米小麦堆积如山,但却被从上海倾销的洋米洋面打击(当时候正值美国大冷落,玉米腐臭在地里,牛奶往密西西比河里倒,出口农产品天然便宜得很),因而在时价上,每一石国产土米常常比洋米贵了2、3元,底子卖不动。如果低价贱卖,农夫又要亏蚀。

那么,既然江南地区的地盘肥饶,不如何兵戈,农夫也不如何造反,并且邻近上海,想要采办热水瓶、钟表之类的产业品也轻易,民国期间江南地主的糊口应当相称不错了?

究竟上,就连毛办理员的每月8块大洋低薪,在某些瘠薄处所的乡间,也要有100亩地才气挣到。

以是,在讲完了民国乡村的环境以后,接下来就让我们把目光放到民国期间多数会的典范代表,冒险家的乐土,“东方魔都”大上海,看一看阿谁期间的上海人究竟过着如何的漂亮糊口。

以之前提起过的诸位国粹大师为例,胡适传授在1919年代入240个银元,30年代涨到500银元,年支出就是6000银元,外加稿费和其他支出,只怕是每年一万大洋都不止。而那年初仿佛还没有小我所得税的观点,这些银钱都能实打实地落进胡适传授的口袋。如果把这个支出程度放到乡村,都已经是坐拥上万亩良田,几十条枪的微型军阀品级了!

因而,三十年代的江浙农夫们,便无穷哀思地发明,本身是歉收要饿死,歉收也要亏蚀,种甚么都挣不到钱,而肥料和耕具又都是借债买的,成果身上的债务永久还不清,如何样都没了活路。

――从很早之前开端,比较有目光的江南地主士绅,就已经把投资渠道放到了上海如许的多数会,运营金融、商贸、实业和房地产等等,以求更高的收益。而财产从乡村向都会的活动,也是民国期间的总趋势。当乡村经济团体式微的同时,与之相伴的则是部分本地都会的畸形繁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