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不知身是客2[第1页/共3页]
出得大雄宝殿,三人持续前行。
郑莞心中模糊有所动,东边,恰是琉璃宝塔地点,或许也是她此行的目标。
“四大天王是指东方持国天王,掌碧玉瑟琶;南边增加天王。掌青光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掌紫金龙花狐貂;北方多闻天王,管混元珍珠伞。”
“不知佛祖当时拈的是何花?”郑莞俄然心生此问。
郑莞顺着公冶逊的详解看去,三尊佛像前,站着两位护法天将的泥像,执持法器。两侧摆列十八尊神态各别、端倪俊朗的罗汉泥像。
出得天王殿。清相从连接众殿的回廊绕至天王殿以后,便见位于天王殿以后的另一大殿,名作大佛殿。
公冶逊笑了笑,道:“西方三圣指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局势至菩萨;华严三圣指毗卢遥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路上,自富强的林间,幽径通达处,郑莞天然瞥见了清相本来所说的观音堂,玉佛楼、卧佛堂等。
“接引殿里供事的是西方三圣,毗卢阁里供奉的是华严三圣。”
甚么西方三圣、华严三圣,郑莞自是不清楚,可听清相的语气倒不像是会申明,她便投目至公冶逊处。
那种神情很有些倨傲的意味,郑莞倒没有去在乎,而公冶逊脚步未停,直接入了大殿。
入大雄殿,郑莞又是含混不解,公冶逊解释,“大雄殿供奉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天下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天下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天下的阿弥陀佛。”
公冶逊吃了个鳖,倒也面色不改,笑对郑莞道:“据我所知,此两尊乃是密迹金刚,乃是佛之护法神。”
公冶逊说这这十八罗汉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制成泥像,这类“脱胎漆”工艺叫“夹苎干漆工艺”,以这类而制的罗汉像极轻,可一手托起。
郑莞遁着公冶孙所说一一对去。殿内正中的佛像双脚交叉而坐,慈爱可亲,笑口大开。
有公冶逊如此一说,郑莞倒是能分清这白、青、红、绿四色天王究竟谁是谁了。绕过弥勒佛像,在其背后公然瞥见了躯体高大,头戴战盔,身着铠甲,足蹬高靴,右手托金刚杵的韦驮像。
大佛殿以后乃大雄宝殿,殿前有一月台,台中置有一大钟,上饰盘龙斑纹,刻有“风调雨顺“等字样。
此时,落日正西下。
公冶逊语中别无其他,但其答话中郑莞却也找到了题目的答案。他答话时,郑莞以余光向扫殿外肃立的清相圣僧,只见他看向公冶逊,目光真假瓜代,面中略有赞美之意。
清相虽偶然作领导,但公冶逊所谓的“略知一二”实则“知之甚详”,作为领导还真令郑莞有种大材小用的感受。
“中心三尊像构成了‘释迦灵山会说法像’,便是释迦牟尼佛拈花一笑之典故,摩诃迦叶得‘衣钵真传’,成了‘不立笔墨,教外别传’的禅宗传人。”公冶逊笑着解释。
清相领着路在毗卢阁前颠末,他们本来从寺右一侧来,现在便从寺左回走,一向走回到了庙门殿。
大佛殿乃重檐布局,檐角高挑,更显佛殿之大器。殿脊前部有“佛光普照”、后部有“法轮常转”各四个字。殿中心供奉着三尊泥像: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摩诃迦叶,右为阿难。三尊中间,另有手拿经卷的文殊和手持快意的普贤两位菩萨,另有观音菩萨像位于释迦牟尼佛像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