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缘起缘灭惜别离[第1页/共3页]
守城将士瞧见金字令牌,将信将疑,却到底不敢怠慢,赶紧请了值守统领前去返话。统领见多识广,见马车上方额阔脸的壮汉有御令在身,立即恭谨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迟误了大人出行,万望恕罪。”说着便挥退将士,又低眉扎眼地将两辆马车送出城外。
天下豪杰见势纷繁逐鹿。此中原氏旁支打着“清君侧、保家国”之名,逐步独大,仿佛成为公理之师。何如聂氏运营已久,兵力极强,战而不退。
凌恪忙将聂沛涵扶起,再道:“七皇子言重了。天气不早,快出发吧!”
马车帘帐以内探出一人,方额阔脸,年约三十许,瞧着甚是严厉慎重。他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对那问话的守城将士回道:“御前二等带刀侍卫奉旨办事,速速放行。”话语铿锵有力,言简意赅,很有禁卫军风采。
*****
凌芸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服从了父亲之言,小手拉着裙裾走回父切身边。聂沛涵瞧着凌芸隐含热泪的模样,又想起这几月在凌恪府上遭到的诸多照顾,心中大为感念,便快步走到凌恪面前,庄严道:“聂沛涵深受凌相大恩,来日必还。本日别离期近,请凌相受我一拜。”说着已缓缓下跪,向凌恪重重叩了头。
凌芸接过玉佩,重重地点了点头:“说到做到,我们拉钩。”言罢已伸出右手小指,弯成一道弧形。
原帝见局势已去,便将熙朝龙脉所藏之处绘成高低两幅舆图,交由世代帮手帝王的“墨门”弟子,嘱托勿示人前。城破之日,原帝刎颈他杀。
马车一出北熙黎都南城门,立即奔驰飞奔起来。直到行了七八里开外,才垂垂缓行,终究在十里长亭之处立足停歇。
聂沛涵心中亦对凌芸不舍,却也晓得拜别迫在眉睫,不得不走。他面上安静,上前安抚凌芸,道:“芸儿不哭,我必然会再返来看你的。我赌咒。”他从腰间取出一枚玉佩,递给凌芸:“这是信物,以此为证。”
朝阳初升,清晖遍洒。出城时的两辆马车,回城时却已变成了一辆。
凌恪一向目送马车消逝在视野当中,才对身边方额阔脸的侍从道:“凌未,我们归去吧。”
聂沛涵闻言暴露浅笑,亦将右手小指曲折,与凌芸的指头相钩,慎重承诺:“我说到做到。”
白衣男人羽扇纶巾,非常文气,不过四十岁高低年纪。他对着第二辆马车上面孔夺目的黑衣男人道:“师弟,为兄只能送到此处。此去南熙,一起保重。”
白衣男人挥了挥手:“墨门弟子向来努力于南北同一之事,你我师兄弟一场,何必客气。”
聂沛涵与凌芸的手指钩在一处,好像一座连缀起伏的小山。两个孩子年事不大,却已晓得承诺之重,这依依之情跟着秋风四散,周遭一草一木也好似平增了离愁别绪。
凌芸此时已有些抽泣之意,凌恪见状忙道:“芸儿,时候不早了,让你丁师叔和涵哥哥走吧。”
南熙七皇子聂沛涵虽只十一二岁,却已生得器宇轩昂,风韵不凡。他兄弟浩繁,自幼相争,从未感受过手足之情,反倒是这几个月在凌府内与诸人相处和谐,也与凌芸产生了点滴兄妹亲情。
熙朝末年,动乱内哄,外戚聂氏权势愈大,野心收缩,企图篡权。正统原氏奋力抵当,见效甚微,名存实亡。
这百余日风景当中,爱女凌芸与聂沛涵朝夕相处,对外又是以兄妹相称,光阴久了,却当真生出些兄妹交谊来。现在别离期近,女儿心中不舍,也是人之常情。凌恪朝黑衣少年招了招手:“七皇子,再与芸儿说两句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