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攘外先安内[第2页/共2页]
庆华帝的感喟则是来由丰富,情感饱满。他多年以来严肃太盛,固然每次惩戒官员都是有理有据,绝无存在特别的例子,但仍旧让这群怯懦的文官吓破了胆量。另有他也对文官充满了绝望,除了许明远的才气还算能够,就没有能真正独当一面的人才。若非如此,这些年来他又如何会夙兴夜寐,人过半百,便如同半只脚踏进棺材的白叟家。
“朕有上上策。派使者面见陈国国君晓之以理,趁便让使者给陈百里送一封信,奉告他陈百川在大衡手里。”
大衡能耸峙百年,毫不是只凭运气。
“快说,快说。”,庆华帝的语气有些火急,其他臣子也竖起耳朵来。
“而太子欲行大逆不道之事,犯上反叛,谋朝篡位。虽说陛下贤明神武,贤明果断,非太子黄皓能比。但太子如果大胆自称衡帝,形成一国双君的局面,必会使得大衡内哄不休,争斗不止。到时内哄不止,内乱袭来,大衡如何对敌?”
“对于北蛮进犯,太子兵变两件事,诸位爱卿可有观点?”
庆华帝问:“如果北蛮连同庆国一同出兵,可骇大衡就要两面受敌?”
宰相对答如流:“即便如此,大衡也无所害怕。北蛮有盟友,我大衡也有。陛下传达旨意予陈国,要求两国共同抗敌。想来陈国君臣不会不晓得唇寒齿亡的事理,定然会出兵互助。”
民气不成直视,任凭庆华帝目光如炬,也瞧不清许明远此时的设法。
“北蛮来势汹汹,但臣觉得,有大衡边疆虎狼之师在,还是能再对峙几日。何况北境萧瑟,一时候失守,大衡也不会伤筋动骨。”
只可惜,巨大大衡,过了很久还是无人敢出来率先说话。武将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心中策画着等陛下宣布出征时候讨个好位置,提刀纵马冲锋陷阵,多砍几个圆鼓鼓的蛮人脑袋。而这类畅谈对策的机遇,他们一群莽汉凑甚么热烈,机遇要留给需求的人嘛。他们一个个冷眼旁观着文官扭扭捏捏,迟迟无人敢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