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海鱼[第1页/共2页]
傅鸣玉挖好一碗西瓜,在上面放了两片薄荷叶装点,端着西瓜跟江颂宜一道去老太太的院子。
江颂宜道:“传闻是叫石斑鱼。”
她正在厨房里教厨娘如何蒸鱼,傅鸣玉出去了。
江颂宜眸子子微微一转,半真半假道:“萧将军一早派人到我家传话,说外邦有人送了几条活鱼过来,分我一半,让我开车畴昔取。”
记下步调以后,江颂宜关了铜镜,又去了厨房。
车行到半路,江颂宜碰到了张祖谦。
四五个官吏立即一股脑凑了上来,低头去看箱子里的鱼。
厨娘没见过石斑鱼,恐怕将这贵重的食材糟蹋了,赶紧向江颂宜就教该如何措置鱼。
“时候过得真快啊。”江颂宜感慨道,“在江家待得惯吗?”
傅鸣玉立即转头,见了江颂宜,她脸上立即暴露一个有些勉强的笑容:“二蜜斯。”
“那我跟你一道去看看祖母,替她把评脉。”
傅鸣玉来到江家后,首要事情是服侍冯玉珠。
张祖谦没想到她会俄然问起自家祖母,笑了笑,道:“还不错,托你的福,她的胃病治好以后便没再复发,吃得下睡得着,身材比以往要安康很多。”
她固然话未几,但交代给她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很好。
但架不住罕见,浅显百姓底子就吃不起。
张祖谦一惊,赶紧道:“不不不,海鱼来之不易,你留着……”
想到这里,江颂宜走畴昔:“鸣玉。”
家中有人给她尴尬,让她受了委曲?
说着,她把装着海鱼的塑料袋往张祖谦手里一塞,“您拿着,替我给老太太带句好。”
以往风调雨顺时,每隔一两年倒是会有走商的商队带来咸鱼或者鱼干售卖。
另一个官吏道:“外邦人能造出车这类日行千里的东西,送几条活的海鱼过来算甚么?”
因为她识字会记账,家里太忙的时候也会将她调到铺子或者仓房去帮手。
江颂宜摆摆手,在其他官吏恋慕的眼神中盖上鱼箱盖子,上车分开。
这话一出口,包含张祖谦在内的四五名官吏立即来了兴趣。
萧秉宁不是爱说大话的人,江颂宜晓得他这句承诺的分量有多重。
两人并肩往院子里走去时,江颂宜状似偶然地问:“鸣玉,你来江家也有好些日子了吧?”
一名官吏道:“大海离庭州有几千里之遥,外邦人是如何做到把鱼从这么远的处所送过来,还如此生龙活虎的?”
江颂宜回到家,把鱼交给厨娘,叮咛中午蒸那条小一点的鱼给冯玉珠吃,大的留着早晨百口一块吃。
“活鱼?”张祖谦问,“甚么活鱼这么奇怪?”
江颂宜点头:“我也不清楚。”
比来这段时候见到傅鸣玉,她仿佛都是这副闷闷不乐的模样。
“好,我记下了。”
同时他也很清楚江颂宜是冒了多大的风险在帮本身。
张祖谦:“……那多谢江女人了。”
江颂宜绕到副驾驶翻开车门,把鱼箱搬了下来,翻开盖子。
“那就好。”江颂宜道,“听萧将军说,吃海鱼对白叟家有好处,您带一条归去给老太太尝尝,清蒸就好,不消加其他调料。”
张祖谦正带着治下的官吏站在路边,不晓得在商讨甚么。
“对。”傅鸣玉道,“老太太比来能够有些上火,白日轻易口干贪凉,不是冰镇过的西瓜她还不要。”
“我这里另有。”江颂宜笑道,“不是甚么贵重东西,给白叟家尝个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