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对照笔迹[第2页/共2页]
“多情却被无情恼……”封若颜拿着兔毫笔誊写着刚才的词,写到最后一句,心头蓦的一动。
“花公子……”
上阕写景,下阕则是写人。
花子期当即换作一张笑容,朝着世人拱了拱手:“诸位,我也是被这厮蒙蔽了,我花子期平生最恨弄虚作假,明天揪出此贼,也算为文坛除一祸害,免得他今后持续招摇撞骗!”
“闭嘴!”花子期抬脚就往假苏轼脸上踹去。
“就算不是杜公子写的,那也比某些人冒充别人之名,将别人的诗词据为己有要强!”冯青栀很不客气的反击,“你们蘅芜诗社到处标榜,说甚么要引领广陵诗坛的潮流,莫非都是拿别人的诗引领的?”
字固然丑,但因为杜蘅是武人,下笔有力,如同铁画银钩。
冯青栀察言观色,看着二人的神情,号召道:“七棱,给苏公子筹办笔墨。”
但她对他却垂垂起了讨厌之心,爱答不睬,即便偶尔复书,也是寥寥几句。
略微长大以后,两边家里就给他们定下了婚约,杜蘅固然去了都城,但对她还是手札不竭。
在场之人都有一些学问,前人的诗词读过很多,如果苏轼有诗词传下来,这么多人都不晓得,唯独杜蘅读过,那也很不公道。
“真有苏轼此人?”
这个名字是从望湖楼题诗开端,而在一些文艺小圈子里传播。
杜蘅则是神情冷肃:“我刚才说过了,这首词的作者是苏轼。只是……不是这位苏公子。”说着,他特地扫了一眼假苏轼。
假苏轼就算能写得了杜蘅笔迹的丑,也学不了杜蘅那一份笔力。
封若颜和薛紫芸过来看了一眼,都是一片绝望,明天蘅芜诗社的脸算是丢尽了。
当时看到诗板的笔迹,封若颜就想到了杜蘅,跟杜蘅平常跟她通信的笔迹,有七八分类似。
假苏轼哆颤抖嗦的提笔,神采一片惨白。
封若颜是蘅芜诗社的社长,而花子期又是蘅芜诗社的社员,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弄虚作假,让蘅芜诗社一时成为笑柄,封若颜心中气恼极了,恨恨的瞪了花子期一眼。
花子期俄然暴怒,一脚就将假苏轼踹翻在地。
颤巍巍的写完一句,梁辰墨眉一振,厉声道:“贼子,还不承认吗?杜蘅的字那么丑,岂是像你这般?”
花子期恐怕封若颜生他的气,仓猝解释:“若颜,此人真的叫苏轼,你对‘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那边无芳草’两句念念不忘,我为了哄你高兴,才找苏轼续了前面两句。仓促之间,天然也没有续的多么超卓。但望湖楼的题诗确切是他题的。”
花子期请来的苏轼,明显不是这首《蝶恋花》的作者,不然他不成能连本身的词都不会背。
“无耻!”楚天忍不住了,“昨日我们就在现场,题诗的明显是杜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