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归还吾妻[第3页/共3页]
燕不息面色一变,“大将军?”
裴獗目光冷冷地扫一眼他们,还是那句话。
“大将军,容老夫直言,眼下恰是和谈之机。如许的功德更是千载难逢。世人皆知,冯氏本齐帝之嫡妻,大将军偿还才是两边和谈的诚意。而齐帝承诺将军安然分开并州,乃至将晋军所占的万宁、安渡等地拱手相送,信州一城,亦可再行商讨,老夫看来,齐帝热诚一片,大将军错失良机,实不成取……”
左仲不知当如何说下去,眼皮直跳,“标兵来报,女郎在傍晚时便过了红叶谷,在鬼河上俄然转道,不知行迹……”
裴獗道:“静待机会。”
裴獗一言不发地看着阿谁老迈的背影,思忖半晌,沉声道:
以李宗训为首的朝堂权势,以裴大将军“贪功冒进”为由,上书朝廷,以为大晋该当保住眼下的胜利果实,守好淮水以北的安渡万宁五镇,不该该为了一座信州,投入大量的兵力和物力。更不该该再挺进并州,兵行险着。胜了功在裴獗,败了,晋齐战役将转为颓势,实不成取……
“不急。齐军主力还在恒曲关,未动分毫。并州城池坚毅,粮草充沛,护城河水域宽广,等他来攻又如何?”
裴獗身为领兵大将军,虎贲和龙骥两军竟然公开方命不援,是谁给的胆量?
“裴郎忠于我,必不会负。阿父,留住大晋的将才、忠臣,才可保我儿江山安定。”
他们打了一年多的仗了,生里来死里去,为晋国立下了汗马功绩,可眼下身陷并州,朝堂上那些锦衣玉食的人,单单凭着李宗训几句话,便能够完整弃他们于不顾,多少是令人寒心的……
上面除了两边局势,战事而至百姓流浪生灵涂炭等感慨,独一的前提是:
左仲支吾道:“不好的动静是……女郎也来了,却未与覃大金同业。”
再等下去,就落空了最后逃离并州的机遇了。
并州被围,就像落入了老虎伸开的血盆大口中,众将都急得快冒烟了。
齐军来使是萧呈的幕僚燕不息,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脸孔驯良,是一个能言善辩的当代名流,在南北两边弟子浩繁,很得天下士子恭敬。
他是主帅,一贯如此。
裴獗道:“萧呈号称五十万雄师,但据我判定,恒曲关最多陈兵二十万。但他得东泉、涪江、淳宁等地援助,有源源不竭的粮草和兵员补给,有上风,我军应避其锋芒……”
“大将军……不突围走吗?”
熙丰是晋国先帝元铸的年号。
“来人,送齐使出城。”
李宗训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撤除裴獗这个令他顾忌到寝食难安的大功臣,可谓一举两得……
“齐军来使,在城外求见。”
裴獗正在看舆图,闻声头也没抬。
“传令下去,抓紧练习,筑营守城,制止与齐军产生摩擦。”
论祖论宗谁还不是亲戚呢?
“大将军包涵,他乡见故旧,老朽忍不住就多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