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申初(1)[第1页/共5页]
“总司已经查清楚了,卖力运送的是苏记车马行。他们中午前后入城,但随后不知去处,脚总、车夫和马车没有回行里报到。”张小敬把纸条揉成一团,沉声道,“我估计多数已经被灭口了。马车也被擦去陈迹,想找也找不到了。”
姚汝能一怔,不明白他为何俄然提及这个。
徐宾一卷一卷地翻阅着记录,手指滑过粗糙的纸边,墨字一行行跃入视线。
石脂的味道特别刺鼻,以是猎犬追闻起来毫不游移。它在坊间钻行拐弯,发足疾走,张小敬必须尽力奔驰,才气跟上。四周的行人猎奇地看着这一人一狗,还觉得是甚么新杂耍,两侧竟然另有喝采的。
“那……可如何办?”
半晌以后,望楼传来一声婉转的号角声,表示传文结束。黄地盘上已经写满了一长串数字。姚汝能从腰间取出《唐韵》的小册,敏捷转译成了笔墨:
天宝三载元月十四日,申初。
易燃品不是没有,大宗买卖的也很多,可徐宾细心一揣摩,发明这些都不实在际:柴薪太占处所,纸草易燃也易灭,竹木运输太费事,烛膏、布绢、丝麻本钱太高。想用这些东西制造一场火警很轻易,可要敏捷焚尽全部长安城,太难。
“这么伤害的东西,城门卫的人如何能随便放入?”姚汝能大呼。
“东市的阿罗约是个驯骆驼的妙手,他的毕生胡想是在安邑坊置个财产,娶妻生子,完整扎根在长安。长兴坊里住着一个姓薛的太常乐工,庐陵人,每到好天无云的半夜,必去天津桥上吹笛子,只为用月光洗涤笛声,我替他遮过好几次犯夜禁的事。另有一个住在崇仁坊的舞姬,叫李十二,大志勃勃想比肩当年公孙大娘。她练舞跳得脚根磨烂,不得不消红绸裹住。哦,对了,盂兰盆节放河灯时,满河皆是烛光。如果你沿着龙首渠走,会看到一个盲眼阿婆沿渠叫卖折好的纸船,说是为她孙女攒副铜簪,可我晓得,她的孙女早就病死了。”
张小敬道:“石脂只在酒泉、玉门、延州等地有产,只要本地人和驻军体味一些。关中百姓——比如你——恐怕连名字都没听过。何况突厥人运进这些东西时,玩了一个把戏……”他的指头指向了“墨料”二字。
张小敬道:“我在西北从戎时,曾经见过一种水。它从岩缝里流出来,大要浮着一层黑油,手感黏腻,跟肥肉油脂近似,以是叫作石脂。本地人会用草箕把大要这层浮脂汇集起来,用来燃烧照明,极其敞亮。”
姚汝能毫不粉饰对李泌的崇拜:“李司丞可真是天纵英才!石脂墨料这么奇妙的骗局,都能被他看破。”
张小敬拍了拍身边的猎犬:“石脂会披收回一种刺鼻的味道,燃烧时气味更重。以是它只适合于户外火把照明,不能用来屋里点烛或烧饭,没体例,太呛——我们能够试着找找四周的异味。”
金光门在长安西侧中段,东去一条街便是西市,是西来商队的必经之路。运石脂的车队从延州而来,必定会从这里入城。
张小敬把矛尖给猎犬嗅了一下,拍拍它的脑袋。猎犬先是打了个不悦的喷嚏,然后仰起脖子,耸动鼻子,朝着一个方向狂吠数声。若不是张小敬牵住缰绳,它就蹿出去了。
张小敬简朴地回了一句,松开牵绳。那猎犬嗖地一下跑了出去,他迈开大步,紧随厥后。姚汝能看着一人一狗消逝在坊墙拐角,有一刹时的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