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第4页/共6页]
——
大吴十一年,颠末一年多休整的五多数督再次启程,向外开辟。
曹操不觉得忤,大笑道:“陛下,你说的阿谁袁将军也没几句实话。”
“如果统统顺利,十年后,朕会将叔同之子送到西域。”
——
孙权心中狂喜。他听懂了孙翊的意义,冲动得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他一把抓住孙翊的手。“叔弼,这是皇兄的意义吗?”
就是为了夸耀?不太像。从刚才的言谈举止来看,孙翊已经沉稳了很多,不再是那种有点成绩就到处夸耀的人。
安西多数督鲁肃率武都督马岱、金城督阎行驱逐。孙策与马腾长谈,拜马腾为卫尉。
“好得很。”曹操一摊手,故作萧洒。“赖陛下恩赐,衣食无忧,儿孙绕膝。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人生至乐,不过如此。”
兄妹几人再见,都有些感慨。孙权、孙匡早就封了王,孙翊、孙尚香却因为尚在国境以内,不能封王,目前的爵位还是县侯。见到孙权、孙匡,不免要打趣一番。
说了一阵,孙翊收起笑容,像小时候一样用手指头捅捅孙权的肋下,抬高了声音说道:“二兄,问你一件事,不准活力啊。”
大吴二十七年,帝巡天竺,与天竺多数督周瑜共叙当年势。
“摩天岭之战的战报看过了?”
初伏日,孙策到临孙坚祠,参与祭奠。
同年秋,帝出海,到爪哇,与右都护、爪哇天孙翊会。
当然,名义上,这都是临时安排,等上报朝廷后,再由朝廷正式任命。
曹操为谯侯,食邑一千五百户,驻京师,奉朝请。入职枢密院,为祭酒副。
自从受伤返回长沙今后,他一向没和孙策见过面,哪怕孙策返回洞庭已经有半个月,他也只是派使者来进献,本人饰辞伤势未复,一向没有露面。
孙权在孙坚灵前放声大哭,追悔当年孟浪,乃至孙坚阵亡。
曹操摇点头。
孙策收到动静,溯江而上。仲春中,到达成都,访问益州百姓代表,检阅军队,论功行赏。
——
吴国新政中,不设州牧之职,刺史也只卖力监察,不卖力行政。益州新定,诸般事件庞大,需求一个全面兼顾之人,孙策特设州牧一职,以五年为限,五年后新政完成,罢州牧,调荀彧回京任职。
孙翊没走,似笑非笑地打量着孙权。孙权面红耳赤,讪讪地笑了两声。“叔弼,你看,我这个兄长那里另有半分颜面可言,你们俩都来开我打趣,更何况别人。”
——
荀彧感激不尽。但他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情愿让出食邑,请孙策封给刘协子,让刘协能够血食。
大吴十年,三月初二,上巳节的前一天,曹操正在院子里望天,曹真来报,陛下驾临。
“呃……”孙权无地自容。
(全书完)
曹操吃了一惊,盯着曹真看了又看,确认曹真不是开打趣。
——
大吴二十年,帝命右都护孙翊统兵出征,并以朱桓接任安东多数督,海军五万出征,安定东南兵变。
孙翊直起家,歪了歪嘴。“小妹说得没错,你是不会有机遇再犯一样的错。不过究竟是你有所贯穿,不会再犯一样的错,还是没有机遇犯一样的错,还是有些辨别的。”
面对脸皮超厚的曹操,孙策倒也没甚么体例。他从袖子里取出一封文书,递给曹操。曹操接过,却没有立即翻开,迷惑地看着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