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沧澜琉璃录 > 第23章 沧澜纳新

第23章 沧澜纳新[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戌时初刻,晒场支起十丈长的榉木板。胖婶的"三秦汇珍"宴摆开步地:潼关酱肘子叠成肉塔,徽州臭鳜鱼蒸出云雾,雁门炙羊腿淌着金油。林沧溟沧浪刀鞘挑起羊汤,在黄地盘泼出浪涛纹:"鎏金刀取其锐,小巧算取其精,玄铁锏取其朴。"

墨韵琳琅·洪砚书

(天启三年三月初九·泾阳田庄)p

南宫璇玑抱着林稷坐在观星台上,指导洪砚书观星算农时,好像一名博学的智者:“《四民月令》有载‘三月昏,参星夕’,这几日该播春麦了。”沈采薇将安神香囊系在新徒腕间,那药香混着田垄的新土气,仿佛是春季的使者,带来了奇特的春夜味道。

澹台昭像个奸刁的孩子,偷偷蘸着辣酱在木板上画鬼脸,却被林清玥像拎小鸡一样拎着耳朵,嘴里还念念有词地念着《弟子规》。燕蘅将蜃楼织得如同天罗地网,覆盖在食案上,挡住了飞虫,那素绢映着篝火,竟透出《耕织图》的暗纹,好像一幅奥秘的画卷。

地窖深处,新封的“纳徒酒”挨着积年陈酿,好像一群虔诚的兵士,保护着这片地盘的影象。南宫璇玑在账簿上添了一笔:“天启三年三月初九,沧浪添新锋。”晨光透过甚顶的气窗,将三个新徒耕耘的剪影投在陶瓮阵间,好似皮电影里的将星初升,充满了但愿和生机。

洪砚书掐算着间距,忽见澹台绫用蜃楼织兜住的融雪水渗上天缝。"东北角第七瓮需垫高三寸。"少女指尖轻点夯土,方岱岩立时搬来青石板。卢见秋刀风扫落梁间积尘,惊得越冬的蝙蝠撞翻韩铁头偷藏的烧酒坛,陈酿香气漫过瓮阵,竟引出段陈年故事。

玄铁擎云·方岱岩

拜师宴定在申时三刻,田庄却自卯时便腾起炊火气。庖厨里胖婶的枣木杖敲得案板咚咚响:"杀千刀的!卢小子把这羊蝎子剁均匀!"卢见秋的鎏金刀寒光连闪,肉块如雪片纷落,惊得偷食的野猫窜上房梁。

星夜授艺

地窖深处,林望舒调试着新制"四象归藏"构造。齿轮咬合声中,二十八口陶瓮随木轨沉浮。"这瓮万历四十六年的老醋要送往平凉府。"南宫璇玑鹿皮手套抚过瓮身,"洪女人来搭把手,把新腌的芥头瓮标上朱砂印。"

尉迟星瑶绯色襻膊忽扬,短刀挑向少年腰间皮郛。却见卢见秋旋身以刀鞘为盾,鞘尾金环震得短刀嗡鸣,惊飞檐下啄食的灰斑鸠。"好个'金乌巡天'!"澹台令羽螭吻链卷走飘落的鸠羽,"卫老镖头若活着,定要叹后继有人。"

晒场上洪砚书查对春播账目,湘妃竹算盘声与燕蘅的纺车吱呀交叉。方岱岩赤膊夯实地窖口,重锏砸地声震得南宫璇玑手捧的《齐民要术》簌簌翻页。澹台昭趁机将螭吻链伸向蒸笼,却被尉迟星瑶的短刀钉住铁链:"小猢狲细心烫手!"

晨耕启新

春阳将田庄晒场的麦垛染成金塔,榆钱儿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拜师帖上。林沧溟端坐老柿树下,沧浪刀鞘轻点黄地盘:"秦川的鎏金刀、徽州的小巧算、雁门的玄铁骨——倒是班配。"南宫璇玑捧着三封荐书莞尔:"卫老镖头的烈阳刀传人、洪家老太爷的关门弟子、郑将军旧部的遗孤...这三人倒似照着咱家模型刻的。"

亥时二更,榆钱影里闪动着零散灯火,好像点点繁星坠落人间。林承影以剑代笔,在晒场沙地划出沧浪十九式起手势,那剑法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卢见秋的刀随身转动,如旋风般凌厉,惊得夜枭四周逃窜,撞翻了晒药匾;洪砚书掐算着招式间距,算珠在蜃楼织上转动,如同北斗七星在夜空中闪动;方岱岩重锏夯地,每一次落下都如泰山压卵,震得窖藏陶瓮收回共鸣,仿佛一场昌大的音乐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