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狼烟骤起 第十一章 智服高继勋(二)[第1页/共5页]
大帐里除了玄素清面不改色外,其别人都感到非常错愕,这两位如何俄然返来了?
高继勋身后代人也皆躬身下拜道:“我等愿跟随少主马首是瞻,绝无贰心!”
还是高继勋身边的阿谁小校抢着开口了:“二位将军,你们可算返来了,你看!”他伸手一指帅位上坐着的玄素清接着说道:“也不晓得是哪来的妖人,在此勾引高将军,要叛了祝总兵!”
王明宝一看老高要说话,从速冲着程仲兴使了个眼色,程仲兴心领神会,猛地抽出刀来直直地就刺进了那小校的胸口。
高继勋听出了素清的意义,这意味着素清朝表新朝廷给他的定了性是“从贼”,不是正犯,也就是说带头造反的不是他,只要现在转头必定既往不咎,并且还会有恩赏。高继勋思惟开端游移起来。
玄素清当然晓得高继勋的内心打着算盘,他的身上还真放着圣旨,可这下还不到拿出来的机会,高继勋刚才的沉默和思考,素清能够肯定他已经开端信赖太子已经即位,太陵城内并无兵变这两个事了。之以是没有松口,一来他身边另有人不平。这时如果拿出圣旨,身边那几个心胸异志的人再诽谤教唆,把真圣旨说成是假的,到时势势反转也未可知。
因而素清正色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皇恩自是浩大,然不佑逆天之人,你若愿为王臣,自有不吝之赏!若你甘心从贼,则必遭太阿之诛!”素清特地在“从贼”两字上加了重音。
“来不及了,你的兵入了南直隶便是极刑!”素清冷冷地说道。
高继勋还没从惊奇中回过神来时,玄素清已经浅笑着站在本身面前了,轻风向着一边悄悄扯起了素清的袍子,那串背在身后的长长的佛珠,也跟着收回清楚的“沙沙”声,面前这个面庞如玉的青年人,目光清澈,仪态儒雅庄严,让高继勋先前在内心浇筑起的高墙深沟,开端一点点垮塌下来。
素清瞪了他俩一眼,答复高继勋道:“不瞒高将军,大先生恰是家父!”
思路走到这,高继勋重重地跪在了素清面前,抱着拳说道:“高某愿归顺朝廷,自此力保社稷,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帐内世人尽皆跪下,素清缓缓展开手中的黄卷,大声宣读起来:“朕承天命,位登大宝,然国历巨乱,将兵抛骨,民生凋敝,今闻有高继勋等播迁南北,苦战难支,寄身鄂湘,迫而从贼,今咸嘉开元,六合始肇,率土臣民,皆朕赤子,忠义御辱,尽是手足,经查高继勋前此扰乱,皆因奸佞蒙蔽,且远在一隅,未闻朕御极抚绥兜揽之旨,是以归顺稽迟,高继勋如能审识天时,率众来归,自当优加擢叙,所部将领各照次第升赏,归正士卒,即为义士,咸与维新,一体收恤。钦此!”
他倒是提示了高继勋,现在高继勋本身情愿归顺朝廷也没用,另有程仲兴和王明宝,他们手上可也有六千兵马呢。不过,这也可以是他跟朝廷构和的前提啊!想到这,高继勋的脸上微微地浮出了一丝笑意。他抬开端看了看端坐在帅位上玄素清,没想到这个困于虎帐当中的人,竟然也在浅笑着看着本身。
素清这才俯下身来,伸出双手要将高继勋扶起,同时,素清在高继勋耳边说道:“高将军,玄某来时,圣上要玄某转告将军,三年前将军在井临关与齐贼力战月余,斩贼首级三人,力阻齐贼入蜀,客岁十月,又兴勤王义兵,于关山渡口与飞齐乱兵熬战,虽力竭未克,然将军忠义之举,圣上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