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挥师北伐 第六章 计定北伐[第1页/共3页]
众臣个人拜道:“皇上圣明!”
在素清的布局下,东路军的杜恺恰是北伐雄师的亏弱之处,连川港三面平地背靠大海,无险可守,而在此次大战中,又是大津军粮草辎重屯集、转运重镇地点。其距幽州城申军主力仅二百里,申兵铁骑也就一两日的工夫便可杀到,而杜恺为保北伐中路主力就必须死守。玄素清就是要用连川港紧紧吸住苏哈昌的二十万铁骑,如此,中路军的十五万人马才气在幽州城下与申军展开决斗。
这时,晓得内幕的天子开口打了圆场:“好啦,好啦,都是朕的奸佞之臣,万不成如此伤了和蔼!”接着,天子便开口问起了杜恺:“杜爱卿,此番北上,你可有异意?”
素清开口说道:“三年了,辛苦了!”
玄素清自领中路军十五万人马渡江后,径直剿袭新郑城,新郑劈面便是幽州城,站稳脚根后寻机与申兵于幽州城下决斗。除此以外,程仲兴则领兵由湘、鄂解缆,沿蜀中小道北上,进抵长安城下,长安城尚在孙望庭部将手中,如此,两方管束,可保孙望庭部不敢轻举妄动。
孟良看出了素清的迷惑,他接着说道:“是如许,经部属查访,实则南洋并无怀明太子此人,但会中确有原怀明旧臣混迹此中,当年,乾圣天子将多量旧太子臣属谪贬南边,这些人中有些权势的便闲居南朝朝堂,而那些无依无靠之人,便有很多投身南川会中,这些人定然是获得了大先生的成心庇护,为遁藏北边朝廷的追杀,便大部去了外洋,留在南直隶的也都隐姓埋名混迹于贩子坊巷当中,以往北边安宁,旧太子的臣属们便都只能偃旗息鼓,现在北庭毁灭,南朝不稳,这些人起事泄愤也是天然!”
杜恺则与王明宝为主、副将,领兵十万,渡江后由东线北上,拿下连川港后,引领孤魁泊岸卸粮,并当场死守,同时命民夫挖开被土石封埋的旧运河河道,引海水灌入,直至可行船后,用划子将中路军军粮运往新郑城。
素清的话说得咸嘉帝的内心沉重了起来,他明白了玄素清的苦处,可又没有完整被压服,春和宫的沉默看来还要持续下去,但是没想到,这番世人都难以开口的气象却被袁思孝突破了。
孟良则躬身应道:“孟良一起承蒙少主多方照顾,哪敢言说‘辛苦’二字啊!”
没等天子答话,杜恺已是怒发冲冠,他双手紧紧握拳冲着袁思孝吼怒道:“袁思孝!你休要胡言乱语!这东线即便真是绝命之师,我杜恺也绝无半分踌躇!我也曾跟随刘大人鏖战大兴城,更在涞水城击退申军劲旅!我伉俪二人忍辱负重,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捐躯报国!要说忠义,你袁思孝确有忠贞之心,但是‘义’呢?先帝将房大人重托于君,君又可曾负于先帝呢?”
“回少主,孟良此去细细探坊了会中在南洋各个分舵,刺探了些动静。就目下可知,怀明太子确有权势占有外洋!”
幽州城东边二百里有个连川港,这是个在北方并不起眼的海港,是当初乾圣朝为了把漕运从本地河道改成海路北上而兴建的,但是千百年因循下来的南北漕运,在大津朝的本地河道上种下了数不清的好处个人,是以,海路漕运终究没能代替本地河道。但却给玄素清的北伐留下了一个极佳的计谋支点,而更可贵的是,连川港因为连着长清河而得名,当初为了打通漕运通道,乾圣朝还在长清河入海口四周向西开了一条百里长的运河,厥后因为海水倒灌,这条河也被荒废了,但河道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