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韩俊北归觅美食[第3页/共3页]
曹操略微停顿了一下,肝火不减,持续道:“看你们一个个兴高采烈,趾高气昂的模样,我就不明白你们在欢畅甚么!的确,谯县无虞,兖豫两州之民也大多安然无恙。但是,你们想过没有?韩俊为何要如此做?他明显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地拆了我曹家的宗祠祖庙,能够横行无忌地祸乱百姓。可他甚么都没做!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更加清楚本身要的是甚么!是民气,是隽誉,是声望!我军辛苦半年,粮草军资破钞无数,却毫无收成。他韩俊不过假模假式地转了一圈,便不费吹灰之力地坐收徐州五郡。如此反差之下,你等又如何能笑得出来?方今天下之势,袁本初苟延残喘,袁公路妄自负大,皆不敷一提,唯有韩伯颜虎踞河北,兵精粮足,他日必成我军大敌!是以,我要求你等,归去以后,文臣筹粮备器,武将日夜练兵,为今后这必然会产生的惊天一战做好充沛的筹办!”
烦躁地挥了挥手,曹操想了想又道:“此战得免,实属幸运。你们真觉得,我军有必胜掌控么?拒城而守,看似有天时之便,但你等想过没有,若幽并军围而不攻,则濮阳城内存粮又能对峙多久?反观韩俊,则能够丛青徐河北,海陆两路源源不竭运量而来。此消彼长之下,濮阳即使城高池深,又能对峙多久?”
韩俊一起走,一起看,心内里对荀彧的才气再一次提出了充分的必定。心内里更是非常幸运地感慨,当初能够获得荀彧的投效,真是彼苍赐与他最大的偏疼。
张良善于保身,萧何私德有亏,而荀彧,起码在韩俊心中,是完人普通的存在。
曹操对荀彧的评价是“吾之子房”,但是在韩俊看来,这个评价还是远远不敷的。在他的内心,汗青上的名臣良相称中,能够唯有近代史上的那位为国为民呕心沥血,数万公众十里相送的巨人,方能够相提并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