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玄奘讲经的照怙厘大寺[第5页/共6页]
“此为黑绳天国,有狱卒以热铁绳捆缚罪人之身,或斫或锯。所受忧?,十倍于前。凡造杀生、盗窃罪者堕生此狱。”灯光再向前移,“众合天国,狱卒驱罪人入两铁山间,罪人受两铁山之挤压,肉骨碎裂。凡犯杀生、盗窃、邪淫罪者,堕生此狱。”
我一边旁观壁画,一边点头。跟着他的灯光向前挪动。空旷暗淡的殿堂里只要我们两个,他暖和如珠玉的声音荡出轻微的反响,表情一下子寂然。
他讲的是汉文!我转头看他,收到了一个不易发觉的含笑。他是但愿我也能听懂么?我愣一愣,听他持续讲:“如来所说诸心,皆非实在存在之心,只是逐境而起的妄念。化名为心,以是者何?因畴昔之心,已成畴昔,渺无踪迹,求之不得。现在之心,念念不住,亦不成得。将来未生,更是求不成得。”
“罗什,如何这么早……”
他的声音里有着化不开的苦涩,应当是这专门为犯戒和尚所设的天国让他有所感慨吧。佛教对本身的信徒更严格,八大天国里就有两大是为佛门中人所设。
内里明丽的阳光将心中的愁闷之气一扫而空,我就像但丁在天国里走了一趟,感慨很多。还是人间好啊。
他清清嗓子,将不由自主放下的手臂再度举高:“此乃无间天国,又作阿鼻天国。此狱罪人所受之苦,无有间歇。凡犯五逆罪者,堕生此狱。”
我在河北石家庄四周的隋代寺庙——正定隆兴寺也看到过戒台,不过没有像如许长而暗淡的走廊。这类能授具足戒的寺庙天下没几家,必然要规格很高的寺庙才气够授戒。而雀离大寺,就是全部龟兹有资格授戒的处所。并且必须在二十岁后才气受戒。
我转头看罗什,他正盯着那条暗淡的走廊入迷。罗什,你也在想受戒的景象么?俗世统统真的与你无份了么?
啊?他口中的大戒,就是具足戒!比如是佛门弟子大学本科毕业,拿的毕业文凭。想起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和尚,必须受最严格的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条戒律之多。有些戒条之严格,对和尚要求之高,对修行的规定之严格,匪夷所思。罗什少年即成名,梵学上所达的境地早已无人能比。但是,即便在学理上达到如此境地的人,仍然要满足佛教寺院修行的一系列要求。以是罗什固然早已把握了佛教的大乘真谛,但还是必须在二十岁时和浅显和尚一样接管具足戒。
出了苏巴什城就到了西寺大门,围墙上有润色得很标致的角楼。“龟兹僧一万余人,几占龟兹人丁非常之一”。光是雀离大寺,就有五千和尚。龟兹的佛教昌隆,从雀离大寺便能够看出。现在的雀离大寺还远没有唐时玄奘看到的范围,但已经是一派宏巨大气了。
“以是,说法者,本没法可说,是名说法。不但没法可说,乃至也无说法之人。”他长身矗立,一抹自傲的笑停在嘴角,向着矮他一头的两人略一倾身,“罗什所解,二位可得要义?”
太好了,有人挽救来了。是……咦?是汉人,两个汉人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