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歌谣立功[第1页/共3页]
见他们比昔日端方很多的膜拜行动,庆隆帝非常对劲。有多少年没享用过这类被人战战兢兢供着的感受,君臣敦睦惯了,偶尔享用下分歧报酬,仿佛还真不赖。
庆隆帝不但是一个老天子,并且还是一个握有绝对军权的强势帝王。
现在三思的表情,跟接驾时见卫嫤劈面把纳贿银子捐出去时的袁刺史一模一样。晏镇抚,不对,晏代批示使大人究竟是走了甚么好运,才渠道晏夫人这么好的媳妇。才刚升代批示使,就这么精确地拍到皇上马屁,还拍得精准如此奇妙,让刚还大发脾气的皇上直接龙颜大悦。
“皇上这是说哪儿话,”
二十余年的仁政让他们几近忘了,这位是颠末如何惨烈的斗争,在先帝那一堆皇子中笑到最后。老虎即便打盹也不会丧失锋利的虎伥,一旦睡醒,他还是是百兽之王。而现在他们,亲身唤醒了这头一向打盹的老虎。
惩办赃官贪吏之事,庆隆帝当政的三四十年内,曾踌躇过数次。从初即位时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却被老臣掣肘转动不得;到垂垂乾纲专断贯穿出的高薪养廉之道;再到年过五旬后更加心软,见不得伴随多年的老臣不得善终。
以他奉侍皇上多年的眼力见,晏代批示使只要不出大不对,这头顶上的“代”字绝对留不了多久。
来岁开春加开恩科。
忍住心中笑意,三思惊奇道:“皇上的意义,是让主子带御林军将晏夫人直接抓过来?”
“太子留守都城,就叫他督办恩科之事。”
顺着三思的话,庆隆帝终究想起朝堂上那些呕心沥血的贤臣。人道是庞大的,当初通过科举迈入宦途时,大多数年青的臣子无不是度量一颗为国为民之心。之所今厥后变得贪得无厌,一方面是欲壑难填的人之赋性在做主导,另一方面也与他过分放纵导致他们更加松弛有关。
“当然,老奴可不敢骗皇上。这些年来您做过甚么,大师都清楚。日久见民气,皇上是圣明天子,民气都是肉长的,固然有些个大臣不免多贪些,但大多数臣子还是感念您的仁慈,很用心办差。这些可全都是皇上功绩,百姓们当然会感激您。”
三思谨慎地瞥了他一眼,哎呦陛下喂,瞧瞧您那张嘴,笑得都将近咧到耳朵根。自打靠近幽州城,这还是您第一次暴露笑容。
庆隆帝无所谓地点头。他固然有些多疑,但那也是帝王通病。实际上身为一个帝王,他算是很宽和的人,对下人、对臣子向来都很宽大。只不过此次臣子实在太让贰心寒,但他不会将这股肝火撒到无关之人身上。
感慨一声,他看向帐外漫天的大火。打个手势,暗卫悄无声气地呈现在御案前。
本来方才他们还存着一丝幸运心机,法不责众,无缘无端惩罚如此多重臣,全部朝廷将会堕入瘫痪。但是现在圣旨被暗卫照顾,以比八百里加急还要快的速率送往都城,这些昔日养尊处优的重臣俄然发明一个一向被忽视的究竟。
三思笑道:“救火的百姓中午安息,喝完奶茶后,大师按草原上端方围坐在一块。内里火烧这么旺,打个盹也睡不好。见大师无聊,晏夫人干脆教他们在唱歌。”
“你个老东西,连朕笑话都敢看,”固然话语中尽是责备,庆隆帝脸上笑意涓滴不减:“幽州大火,可贵受灾百姓如此欢畅,就让他们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