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1页/共4页]
梅姑在车下守了好一会儿,翻开帘子说:“娘子,苏家的马车到了。”
梅姑急道:“娘子!小娘子们都在呢。”
门帘又被翻开。孟九娘昂首,笑了:“慈姑!”她重生来一展开眼,踏床上守着的就是乳母慈姑。
眼看着熙宁五年的寒食节快到了,得有三天不能起火生灶,孟府高低忙着蒸枣糕,煮寒食粥,存熟食。靠着东角门的听香阁里,庑廊下偶尔拂过的柳条儿早已碧玉妆成绿丝绦。七岁的孟九娘坐在暖阁里的一张黄花梨小矮凳上,小脚够不着地,正拿着一把剪刀,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交叉握着,使出了吃奶的力量咬牙切齿地剪柳枝条。
孟九娘白了她们的背影一眼,心道,就因为有你这个生母在,嫡母跟前我才不消去奉迎,因为必定讨不着好。
看着林氏撑着伞远去,四娘孟娴禁不住抱怨道:“年年都如许,娘子也都不带我去!”阮氏心疼地替她整了整鬓角:“急甚么,累了吧,归去再睡一会儿。”
翻开帘子,慈姑伸手将九娘抱下车来,见她只是眼眶微红,忍住了没哭,嘴里轻念了声:“阿弥陀佛!”
“十七娘现在贵为宰相夫人,她最驯良不过,年纪又小,娘子好好说道,大师亲戚一场,总能好好相处。何况我们也是去祭奠九娘的。”梅姑圆圆上上老是笑眯眯。
九娘拉拉她的手,笑着眨眨眼点点头让她放心。
内里雨已停了。程氏正笑容满面地和马车上一个年青妇人说话。那妇人梳着朝天髻,插了几根银钗,身穿月白梅斑纹长褙子,圆脸上一双杏眼傲视神飞,恰是宰相夫人王十七娘王璎。
2、宋朝七尺约,八尺约。
车厢里广大温馨,琉璃灯照得透亮。女使梅姑倒出三盏热茶,又从食盒里盛出三碗寒食粥并各色点心放到矮几上:“娘子们且用一些点心茶汤,这里到开宝寺得好两个时候。”九娘接过茶盏低声道了谢,只当没瞥见七娘挑衅的眼神。
几步外,踱过来两匹骏马,嘶了一声打了个转,侧停在马车边上。黑马悬着红色颈缨,配着画花银鞍,绣罗鞍罩。顿时那人高大伟岸,仪表不凡,悄悄一跃,下了马,将缰绳交给马夫,扭头道:“大郎上马谨慎一些。”
***
孟九娘这命,可还真不如何好啊。
九娘笑着开口,声音还带着丝奶声奶气:“慈姑别担忧,我胖,肉多,不怕。”她醒来后十几天,为了被迫向苗条的两位姐姐挨近,没少忍饥挨饿,幸亏慈姑总偷偷给她带些点心吃。
九娘的二等女使连翘从速上前替林氏打起帘子,内心暗道骂得好,要不是这扫把星娘子上个月突发水痘,她又如何会被安上个照顾不周的罪名。从一等女使降下来,每个月的月钱少了足足三百文啊。她得跟耳朵软的林姨娘好好说说去。
孟九娘深深吸口气,捏了捏剪刀,将面前的头发扒开来,持续闷头剪柳枝。十多天来,她已经能够做到对这个金玉其外的孟府闻名女草包熟视无睹了。
慈姑快步走近,将剪刀夺下来:“哎呀!这小手上都起泡了!”她看着这雪玉敬爱的小娘子捧着肉嘟嘟的手指头也不喊疼,还对本身笑眯眯的,忍不住说她:“小娘子,老奴不是说过?她一个姨娘,胆敢脱手,你就哭,边跑边哭,去前头找娘子。你如何出了个痘,倒不肯哭了?”说着从怀里拿出把黄杨小木梳来:“来,老奴先给你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