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第2页/共4页]
赵栩面上一红:“太叔翁明察秋毫。还请饶了六郎,若不是跟丢了阮氏,又思疑阮玉郎假死,六郎也不至于派人盯着孟家,还冲犯到太叔翁。”
赵栩取了檀卷,放于几上。定王点了点案几:“恐怕你还不晓得这到底是甚么。赵瑜跟你说了吗?”
定王从袖子中取出一枚印章。赵栩接过来一看,倒是寿春郡王印,一时沉默无语。
“太叔翁,三叔说如有那份东西,阮玉郎必定会现身。”赵栩抬手替定王加了茶:“只是娶越国公主一事,三叔还是不肯,连伶仃见一见公主也不肯。入春以来,女真在渤海一带已蓄了十万戎草率视眈眈,公主非常焦急。”
赵栩捧起卷宗,反过来铺平,的确看得出卷宗被拆分过的陈迹,那重新装订的处所,印着两个截然分歧押字印宝。他顺手翻开最后一页,呆了半晌,喃喃道:“武宗遗诏?!”室内氛围都滞住了,只要他的声音固结后又开裂,似碎冰普通坠落在他部下的白麻纸上。
赵栩也皱起了眉头,自从陈青去官,张子厚退去大理寺后,近一年,就他所知的,禁军骑虎帐的战马肥膘长了很多,本来跟从陈青的一众将士也陆连续续走了大半。他叹了口气:“女真完颜氏的二太子完颜望这两年崛起极快,风头已盖过了四太子完颜术,被誉为女真第一懦夫。契丹人几次摸索,没人能在他部下走过二十招的。公主还说到一事,女真一族向来是照顾马群,边战边募兵,靠打劫村落城池补给粮草,以是来去如风,极少辎重,日夜兼行八百里都不难。”
各种迹象,都显现今上要册立皇太子了。虽无一人提起,但大家心中稀有。那不幸小产了的永嘉郡夫人被吴王赵棣接出宫一事,也不大有人体贴。被关押在尚书内省的两个女史转去了掖庭做宫女,就更没有人体贴了。还是太后娘娘仁慈,留吴王在慈宁殿好好安抚了大半天。
赵栩有些口干舌燥,一时竟说不出话来。青神王氏!
“固然是几十年前的陈年旧事,可我想来想去,另有很多枢纽没想明白。现在虽说大赵复兴,天下承平,可我啊,内心头总不结壮,以是干脆留给你去揣摩吧。”定王叹了口气,又歪了下去:“这卷宗后背的押字印宝,一个是孟山定的,确实无误。另一个,应当是当年太子侍读王方的押字,照理说,这份卷宗的另一半,应当藏在青神王氏,也不晓得那上头又有甚么惊天动地的东西。唉!”
“事过境迁几代人,早已盖棺论定。究查这个没意义了。”定王摇点头,苦笑道:“你手上的只是一半卷宗。另一半还不知所踪。你先看看,和你这些年查的事可有能相互印证之处。”
定王细心回想了半晌,摇了点头:“我当时从大宗正司赶畴当年,武宗已口不能言,曹皇后和魏王以及两府相公们都在侧。我没见过这份制书。武宗托付给我的只要一物罢了。”
“青神王氏嫡宗子王方,当年是武宗钦点的太子侍读。只是元禧太子暴毙后,王方和主管右春坊事的孟山定都下了大理寺狱,东宫封印、查案、解封,当年我也都亲身参与,从没见过这些。王方、孟山定如何拿到这些文书凭据的?又是通过谁上呈给武宗的?又是如何将赵珏带走的?都是谜。恐怕人间也再无人晓得。”定王缓缓道来:“拿到这份东西后,我也派人去青神找过了,没想到王家竟然一无所知,乃至连当年王方做太子侍读一事也无人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