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页/共4页]
竟然有这么一个男人,固然是她表舅,却被她这么承认推许!即使有荣国夫人在天之灵提点她苏瞻那一套行事气势,可字里行间的那种信赖却毫无疑问是九娘的语气。荣国夫人恨苏瞻还来不及呢。想到这个,赵栩就抑不住地难受,握拳抵唇悄悄咳了两声。
朱纶刚歇了口气,被苏瞻一笑,背上又沁出了一层汗,才感觉站太久,后腰疼得短长。苏瞻一笑,凡是意味着他成竹在胸胜券在握,别民气里就发毛。之前蔡相就酸溜溜地说苏瞻此人赢都赢了,还要笑那么都雅,扎民气又扎人眼,最是讨厌。公然是个讨厌的人啊,恰好滴水不漏。朱纶放低了声音:“苏相叨教。”
朱纶一愣,他倒是筹办了契丹兵力的数字,却没想到苏瞻掉头问起了女真。
三衙的几位都批示使纷繁点头拥戴,他们没想到燕王固然只经历了一战,却对兵力强弱了如指掌,不由得对他生出了敬佩之情。
即便如此,她也配不上九娘两个字。张子厚扬了扬眉,侧耳听苏瞻说话。
“再说女真部,他们和契丹素有好处抵触,对我大赵却一向非常恭敬,这两年都有来使朝贡,我们又有甚么事理去攻打女真?留兵力不强大的女真管束住契丹,大赵岂不是更安然?国与国,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我大赵若能以此制衡女真契丹,岂不分身其美?”苏瞻娓娓道来。
苏瞻点点头,俄然转头问赵栩:“燕王殿下,和重有一事不明,殿下当年参与安定房十三之战,开行军神速之先河,更有奇特之事,殿下所带领的青州军士,不过五六千人,还都是盗匪出身招安而来,很多人并未插手过正规军中练习,传闻都能以一当十,是何事理?”
“女真军有多少人多少马多少马队?”苏瞻缓缓问道。
殿上再无贰言。太皇太后点头道:“就按苏卿所言。”众臣松了一口气,正待辞职。殿外的供奉官带着本日留在枢密院当值的院事孟在仓促出去。
赵栩一瞬不瞬地盯着苏瞻,那股子酸意已经冲到了脑门上。苏瞻他还真以六国来对比!公然以仁义礼信扫尾,如九娘所说,他就要以利服人了。这类又讲理又动情还务实得很的说法,就算本身,恐怕也难以回嘴。赵栩看了一眼张子厚,这对师兄弟一个阳谋一个诡计,只可惜竟会私怨颇深,但好处就是也不必操心制衡他们二人朝中的权势了。
苏瞻一怔,孟在的为人,喜怒不形于色,能让他满面大怒的,定是大事!
朱纶点头道:“契丹七十万雄师倾巢而出,燕蓟一带兵力空虚。我大赵河北路现就有三十万雄师,陕西路二十万。就算秦凤、永兴军对应西夏不动,河北路如何不能操纵女真拖住契丹雄师而挥军北上?”
殿上世人都一愣,赵栩不动声色地垂眸不语,内心却又有那么点酸溜溜的。苏瞻和九娘倒是不谋而合,都是从女真近况动手。
两日来,不管是垂拱殿早朝、后殿再坐还是夜间召对,众臣说得最多的就是契丹女真一事,垂垂分了两派定见,以枢密院朱相为首的主战派提出趁机结合女真,攻打契丹,光复燕蓟。以苏瞻为首的主和派提出遵循澶渊之盟,派使者往火线调剂,促进女真契丹坐下和谈。主和派里又有像谢相如许主张应帮忙契丹攻打女真的。
苏瞻将折子呈给太皇太后,回身道:“西夏梁氏年后连续陈兵于银州、夏州、宥州、静州,会州,兰州、兴州、灵州,总计已达二十万余众,虎视眈眈,我大赵秦凤路、永兴军路、河东路,都不成动也。此时再北伐契丹,实在故意有力啊。河北路三十万人,还丰年满六十岁的剩员两万余人,领半俸,从杂役,此中五千余人本年年底将满六十五岁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