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第1页/共7页]
一想到明天就能见到阔别两年多的阿昉和阿昕,九娘就雀跃起来,雀跃之下也有更多的牵挂和心疼。不晓得阿昉长到多高了,不晓得他过得好不好,会不会更瘦了。固然苏昕月月来信,但是关于阿昉的事情实在说得太少,只晓得他守完翁翁的齐衰不杖期一年孝后,就禀了然苏瞻,去了蜀地游历。偶尔他也会写信给孟彦弼,不过说一些本地的风土情面,倒是每封信必然问候一声小九娘。弄得她内心暖暖的。
待到了年节前,大街冷巷又热议起大赵在位十几年的蔡相,竟然因小小的福建泉州抵挡所一案遭到罢相。
九娘除了翻白眼以外,无言以对。重活一世,天壤之别。
七娘连声应了,这几年她的性子收得差未几,也不忘叮咛玉簪跟好九娘。
九娘捣蒜一样点头,从速从浴桶里爬出来。
九娘一愣,仰起脸看着梁老夫人。好一会儿才决定说实话:“婆婆,有人推我了。”
七夕,是汴京彻夜不眠之夜。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
赵浅予一愣,扭头看向哥哥。
二门外的婆子来了几次,说二郎在外头已经树上树下窜了好几次,急得不可。翠微堂世人哈哈大笑起来。杜氏这才叮咛女使们给小娘子们将帷帽戴上,拜别了老夫人,带着她们四姐妹上了肩與往二门去了。
赵栩拍了拍她的头:“好了,不怕了。哥哥在。我脸上如果留了疤,你该欢畅才是,这大赵皇城第一美人就是你了。”
九娘引颈下望,不一会儿,远远地瞥见一个出尘若仙的郎君,穿戴一身阿昉最常穿的天青色直裰,和一个穿红色纱裙戴着帷帽的小娘子,正并肩朝这边而徐行而来。引得一边的小娘子们纷繁投掷花果罗帕,他却只当没瞥见。
外间桂花院又遣人送了一个盒子来,说是宫里四公主送来给九娘的,让九娘明夜去茶坊时记得用上。
这林家分茶的二楼朝外搭出一个高台,七夕夜也供奉了香桌,浩繁磨喝乐,更用那雕镂奇巧的瓜花,装潢全部高台三边的雕栏,最是惹人谛视。若站在那边朝下望,必定能早早就看到阿昉和阿昕。
熙宁五年金明池还没封闭,汴都城酒家瓦舍里已经口口相传,承安郡王、陈衙内、苏东阁如何智勇双全救了公主。
东暖阁的后罩房里,这四年堆满了赵浅予逢年过节从宫中赐下的各色礼品。孟府高低都道这位四公主是个故意人,一向记取九娘当年金明池落水时拉了她一把。九娘看来看去,却狐疑这些物件都是赵栩挑的,现在年纪渐长,她只让玉簪都登记造册,原封不动地放好。明显是赵栩救了她的命,她该谢他才对。他却又反过来感激她拉了阿予的那一把,送来这很多礼品。她受之有愧。这看着像冰内心是火的赵六郎,一份情面也不肯欠。在九娘内心,因那宿世的一面之缘,不知不觉也多了份悄悄的密切。
***
转过年来的熙宁六年寒食节前,汴京人最爱的苏郎,终究成了大赵辅弼。只可惜辅弼才做了还不敷一年,到了熙宁七年的正月尾,百姓们又开端感慨彼苍无眼。苏相的父亲不幸过世,苏氏兄弟二人丁忧返乡守孝三年。转眼间蔡相又获起复。
赵浅予大眼迷蒙地想了想:“还是太初哥哥和阿昉哥哥更帅一些,明天太初哥哥真帅!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