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第三百零三章[第1页/共4页]
梁老夫人沉声道:“我孟氏一族,当跟随天子,誓死守家卫国,天子脚下,死得其所。你们,可会惊骇?”
孟建长叹短叹地去了两日衙门,忙得不成开交,这日回到翰林巷,却见角门旁停了一溜的车马,很多仆妇部曲正从马车上往下搬运很多大箱子。一旁在伞下叉着腰挺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的娘子,倒是程氏。
孟建奔上前,不敢置信地摸了摸程氏的小腹:“几时有的?几个月了?如何未曾写信奉告我?”转而他连连跺足,看看四周的仆妇,抬高了声音道:“你们返来做甚么!都城顿时就要兵戈了!”
各大瓦舍北里的平话人梨园子,纷繁献上诸多话本子,有的演“王师平四海,圣帝惩奸佞”,骂那赵棣枉为先帝之子却勾搭外族图谋篡位,不吝惊扰先帝,不忠不孝不悌竟然另有脸自主称帝,叹太皇太后老眼昏花晚节不保,一世英名付诸东流。也有演“燕王救驾”的,把那壶口瀑布出险,领兵击败叛军演得气势澎湃,慷慨激昂,最后燕王脚踏五彩祥云降落城头,膜拜年幼的官家,更引得士庶百姓击节喝采。另有演“背叛篡位卖国土,豪杰誓死护正统”的,将赵棣要割让的州县都说得有鼻子有眼,把汴京四美文武双全表示得淋漓尽致,何如要找到演四美的实在困困难,四小我倒有三个乃是女伶人扮。
九娘看着向太后和赵梣道:“娘娘,苏相所说燕云之往昔,不恰是他日赵棣占据汴京后的景象?士农工商,为何独独士为知己者死?皆因农工商所忧心的,一碗饭一张床和家中长幼罢了,谁做天子,换甚么朝代,又有甚么干系?可不战而逃,天下士子必共同鄙弃我大赵朝廷。民气会向着谁不言而喻。四国入侵,七路谋反,除了东四路和西军,南边各路至今只要上书没有出兵,皆因存了张望之心,怕丢了那份从龙之功。陛下和娘娘又能和诸位善于衡量之策的臣子们在应天府支撑多久?待那赵棣即位,必定减免赋税,大赦天下,谋反者可加官进爵乃至得封贵爵,张望者也能安然无事持续领俸禄,即便是我孟家,也可仰仗六姐的皇后一名持续簪缨世家书香家世的光荣。可陛下和娘娘将何去何从?入瑶华宫修道开宝寺削发,抑或被囚禁于深宫殿阁当中?请陛下和娘娘定夺。”
这一刹, 苏瞻凝睇着九娘熠熠闪光的眸子和断交赴死的神情, 有些恍忽。十四岁的小娘子, 那里来的这类“士”才会有的胆气勇气,他想不出孟建和程氏两口儿如何能教养出她, 便是梁老夫人亲身哺育长大的孟婵,也是恪守端方品性温良的女子。
“婆婆放心,六姐很快就能返来了。”九娘柔声道,俄然得知老夫人大伯娘和程氏竟然跟着二哥一同返来,她心中感慨万千,孟氏一族,能享誉百年,活着家大族中首屈一指,仰仗的就是妇孺也有这口气。而青神王氏的耗费,既是偶尔,更是必定,怨不得天。
梁老夫人眼睛一亮,又酸涩得不可,她只从各方公布的动静中,大略已推断出那最坏的能够,实在不能任由孟存走上岔路,更不能陷孟氏一族成为篡位乱党一派,这才决然断交返京。
“苏相约莫忘了,先祖那话前面另有一句: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九娘朗声道:“陛下,娘娘,先帝灵枢尚未发引,赵棣前来攻打汴京,有何脸孔见先帝?汴京臣民又可否随陛下和娘娘一同退至应天府?若不能,遭弃的臣民会如何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