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嗟乎兴圣主 亦复苦生民(8)[第3页/共3页]
◎贼初入城,不甚殛毙。数今后大肆殛毙……贼兵满路,手携麻索,见面稍魁肥,即疑有财,系颈征贿。有半途假贷而释者,亦有押至其家,任其拣择而后释者。若缚至刘宗敏伪府便偶然理。
◎四月月朔日,宋献策云:“天象惨列,日色无光,亟宜停刑。”初七日,自成过宗敏第,见天井夹三百多人,哀号半绝。自成云:“天象示警,宋智囊言当省刑,宜酌放之。”此中缙绅十一,余皆杂流武弁及效力办事人。释千余人,然死者过半矣。
◎徐向前:一九四八.二.二三,徐向前在晋察鲁豫军区火线批示所山西翼城高干集会上发言:“李自成进北京后,便昏昏然。他的很多文臣武将,只图仕进、纳福、贪污、腐蚀、搞女人、抢东西,军队无规律,把北都城搞得一团糟。成果前功尽弃,李自成最后也在九宫山被杀,真是亡国、亡党、亡头。”(《在徐帅批示下》,页13)
中国历代农夫叛逆兵,一定皆规律甚佳,当起事之初,声言吊民讨伐,蔓延公理,但一旦阵容既成,迫于情势,烧杀掳掠,常常在所不免。赤眉、黄巢、李自成、张献忠、承平天国之失利,皆与军纪不良有关。《水浒传》中梁山泊众豪杰劫法场或攻城掠地之时,如李逵“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各处,血流成渠”(第三十九回),如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青州城外“本来旧稀有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人妇人不计其数。”(第三十三回)当代研讨汗青者片面必定农夫叛逆兵,以为李自成不好酒色,军纪极佳,言李军在北京残害百姓者并非究竟,有人私行(遵循著作权法:评注须得原作者同意受权。)评注《碧血剑》,大肆进犯书中写李自成规律不佳为诬衊,此种观点恐无史实按照。郭沫若小我行动或有可议处,但其汗青研讨、考古成绩功力不浅,不能扼杀,其所作〈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在一九四九年前后影响甚大,该文并不否定李自成军有奸骗掳掠之举,不过及不上官兵短长罢了,文中说,“流寇都是铤而走险的饥民,这些没有受过练习的乌合之众,在初,当然抵不过官兵,就在奸骗掳掠燃烧残杀一点上比起当时的官兵来更是大有愧色的。”此中引述史乘,说刘宗敏“拶挟降官、搜刮赃款、酷刑杀人……杀人无虚日,大略兵丁劫掠民财者也……并且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绑了来,寻求三桂的爱姬陈沅,不得,拷掠酷甚。”也说到“李岩上书谏李自成珍惜百姓,报命令‘统统军兵不宜借住民房,恐失民望。’自成见疏,不甚喜,既批疏曰‘晓得了’并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