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浑天各一方 第六十一章 做媒[第1页/共4页]
鸦雀无声。
“怎会怎会,是是是,极好极好。”沉寂的含元殿上忽如一夜东风来,已是欢声笑语的模样。众臣们一听叶知秋自荐,心中悄悄松了一口气之余,纷繁夸奖叶尚书资格之深厚、行事之稳妥、于情于理都是婚使的不二人选。
但愿各位能够看得纵情,神州的汗青又翻过了一页。
“克日碧海国传来手札,提及两国联婚之事,虽未有定论,但很有喜闻之意。此事原系太子冒昧,俄然提言于碧海明皇前,朕初闻时亦惊诧不已。只是两国联婚,事关严峻,不知诸位爱卿有何见论?”
温帝一听,感觉叶知秋所言滴水不漏确切精密,点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如此一来,这个出使之人选当慎之又慎了。”言毕,目光扫了一下阶下众臣道:“诸位爱卿,可有谁愿担此大任,替太子做个大媒啊?”
灰尘落定,皆大欢乐。
“臣谢恩!”
温帝非常对劲地点了点头道:“如此,便有劳二位爱卿了。现在摆布太师皆已不在朝中,众臣还能如此恪失职守,朕心甚慰!”
“你有何罪?”
温帝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让人有些揣摩不透。他天然晓得落英湖是如何回事,可叶知秋的辩才如此了得,此次到了碧海国,想来必能成事,不由心下一宽。
叶知秋心下一惊,暗叫不好。落英湖的详细景象实在是银花所述,方才殿上陈词,却不谨慎说漏了嘴。
“恰是恰是,不错不错,极好极好。”一个意义能用层出不穷的言辞变着法儿的把一言堂装点成百家争鸣恰是恭维之术的最高境地,但于这些爱卿们不过是雕虫之技。
“你我的太师府就在皇宫侧近,不比那些大臣们辛苦,此事如果过于苛严,反招人非议。”
温帝盯着他,似毫不经意地问道:“朕有一事不明,落英湖之劫你并未亲见,何故得知曹将军是以十数人护得太子全面,知晓得如此详确?”
-------------
温帝一怔,连人选都想好了?
叶知秋微微一笑道:“臣的疑虑不敷挂齿,如何撤销明皇的疑虑才是此事的关窍。臣测度明皇担忧的是婚娶的路上是否又会呈现伊穆兰的伏兵,重蹈落英湖的旧辙。此事要处理并不难,难的是需求一能言之人亲身压服明皇于阶前,方可再谈婚论嫁。以是臣觉得,眼下不该大张旗鼓地指派婚使,而是只以平常出使为名,到访太液都城,与明皇劈面谈判。待统统谈妥以后,再取出备好的圣上的手札及彩礼,以结姻之名行婚使之事,方可全面。”
此中户部尚书裴然最是努力,他本来就嗓门大,一开口便盖过了统统人:
“哎呀,若户部与礼部两部共理联婚之事,必是万无一失啊。此等精诚之心,当是我等表率啊。”舌底的歌颂之辞向来没有穷尽之时。
叶知秋出列上前,先是稳慎重重地一拜,朗声道:“两国联婚之事,于苍梧碧海两国并非初例。当年碧海银泉公主嫁入慕云一族,便是先河之举。然此次听闻落英湖之劫让碧海举国震惊,乃至于明皇将银泉公主留在了太液都城,可见明皇对此事心存芥蒂。方才圣上言及碧海春联婚之事有喜闻之意,臣大胆测度碧海国实是心存踌躇尚不决论。如此便冒然答允为太子殿下提亲,倘若碧海心生几次,功德不成,我苍梧国难道颜面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