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籍[第4页/共4页]
独任宰相
庞籍居家今后,以写字、读书、诗赋自娱,他对史学、理学亦很有研讨。其朴素、俭仆、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有极高声望;他平生安邦治国、失职守责、力求进取、功劳卓著,为官办事、光亮磊落、廉洁营私、甘处贫寒,正如他暮年所作诗曰:“故乡贫宰相,图史富墨客。”
景佑五年(1038年)十月,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号大夏,设官立职,改定兵权,建立笔墨、礼节轨制等,完成了西夏建国的复琐奇迹,同时也成为宋朝强大的合作敌手,成为宋朝的一大边患。为了选任一名既有将才、又有智谋的人尽力运营西边,对于元昊,仁宗考虑再三,选中庞籍,遂任命他为陕西体量安抚使、都转运使,全权措置对西夏的军政事件。
因为庞籍在抗击西夏时立下的赫赫军功,和在宋夏媾和中死力调停的佳绩及表示出的超人才干,深得仁宗信赖,以是于皇佑三年(1051年),将他升任为宰相。当时,朝野高低独任庞籍为相(宋时普通以两人或三人同为宰相在朝),且加其昭文馆大学士的称呼,这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至和二年(1055年),庞籍从郓州前去永兴军路过都城,时文彦博再次任宰相。仁宗特召见庞籍,在说话中问道:“朕今用文彦博和富弼二报酬相,你觉得二人如何?”庞籍忠恳地答复说:“他们二人都是朝廷大臣中的最好人选,陛下能任用他们,恰是天下所但愿的,实为国度社稷之福。”仁宗又说:“不过也有人说文彦博私心较多,朕倒没有听人说富弼有甚么缺点。”庞籍态度更加果断,凛然答复道:“文彦博曾与臣一起在朝中枢,臣体味他,实际上他并没有甚么私心,都是那些对他有定见的人诬告的。文彦博前被诽谤罢官,此次重新在朝,必然会更加谨慎。富弼前任枢密副使,没执掌过大政,也没获咎过朝臣士大夫,故得众口奖饰。陛下既知其二人贤而可用,就该当坚信不疑,使之极力帮手朝廷。若陛下以一人之言而用他们,又以一人之言而思疑他们,臣恐朝廷大业难以有所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