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北宋穿越指南 > 第96章 【搬家】

第96章 【搬家】[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国祥便宜了二十个取粉器,用竹竿、木板和麻布口袋做成。他先树模如何取粉,再把取粉器分给世人,手把手的催促教诲起来。

朱国祥说:“还未晒干,也没脱粒,尚须再等几日。”

听得此言,九个孩童喝彩起来。

本年,宫里新建成保和殿,房屋共有七十五间,修得那叫一个都丽堂皇。各种经史子集,都被搬去保和殿保藏,宋徽宗又在天下网罗文玩书画,总得把那么多新屋子给塞满不是?

如果真能变异,种子能够不退化……

宋徽宗在梦中被太上老君召见,老君坐在殿上,对宋徽宗说:“尔阿谀天命,该当复兴吾教。”

天下百姓,沐浴圣恩,幸运安乐。

比如牛筋,五等户七家凑一条,四等户一家就得交一条。若没有牛筋,折算成财帛也行,说是要送到西北去制作弓箭。

朱国祥穿好衣服起床,墙壁上贴着喜字。

陆安答复说:“不到120斤。”

“可惜了。”白宗望感喟。

有个小屁孩举手:“白禛病了。”

朱国祥又说:“此人啦,两口儿喜好早晨办事,玉米却喜好上午办事。辰时两三刻钟,到巳时两三刻钟,是玉米最愿洞房的时候。想要多打粮食,就该这个时候来给玉米做媒。婚期不长,只要七八天时候,错过了黄道谷旦,玉米可就生不出娃来。”

朱国祥解释说:“豆子是给玉米补肥的,红薯也能高产。如果全数种玉米,一来肥力不敷,二来栽种太密,产量反而要降落。”

汉中这边的水稻亩产,跟淮南、浙东相称。

“俺记着了!”耕户们纷繁喊道。

白宗望又问:“玉米这般高产,能不能只种玉米,不套种那红薯和豆子?”

白大郎和陆安,赶紧搀扶老白员外站起。

说是村塾,几间茅舍罢了。

白家父子再次上山,并且还带了大秤。一箩一箩挨个称重,总计584斤!

遵循没有脱壳的稻谷来算,宋朝的水田亩产大抵以下:黄河道域100斤,长江中游200斤,淮南地区300斤,浙东福建300—360斤,太湖地区540—630斤。

屁股前面跟着一串小猴子,朱国祥踱步上山,来到玉米地时,那边已有很多耕户在等待。

朱国祥持续说道:“这玉米授粉,普通靠风吹。但我们没种多少,端赖风来做媒婆,就有男的讨不到婆娘,就有女的嫁不到男人。以是啊,我们种庄稼的,这个时候就该来做媒婆。”

很浅显的一句话,让朱国祥非常难堪。

朱国祥说:“总计一亩多。”

(本章完)

种三十亩玉米就够了,白宗望说道:“俺用三百斤稻子,换这五十斤玉米!”

只见很多耕户,正在地里掰玉米,一筐一筐往家里挑。

朱国祥担忧种子退化,提早给他们打防备针:“玉米乃外洋之物,来岁再种,能够水土不平,亩产降到两三百斤。”

早餐过后,朱国祥带着白祺出门,来到新建成的村塾当中。

“五十斤也行,能种多少亩?”白宗望问道。

一个叫王老志的野羽士,连度牒都没有。本来只是个山东文吏,自称获得钟离真人授法,遂被宋徽宗招进都城。先是赐号“安泊处士”,复又封为“洞微先生”,赐下豪宅跟蔡京做邻居,当朝重臣前来拜访者络绎不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