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治杜如晦,众医折服[第1页/共2页]
“此乃急性痢疾。”李承乾沉声说道。
短短不到半炷香的工夫,杜如晦已经如厕三次,整小我虚脱有力,几近站立不稳。
只是碍于天子严肃,不敢劈面发作罢了。
李承乾回身向陛下躬身施礼,随即嘲笑道。
李承乾听到这话,心中肝火更盛。
有人忍不住低声问道:“这等学问从何得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莫非是外洋仙方?”
“户部尚书杜如晦大人突染重疾,卧床不起,已是危在朝夕,京中名医束手无策,臣等亦是回天乏术。现在之计,唯有请太子殿下脱手,或有一线朝气。”
“这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血竭,味甘、咸,性平,归肝经,则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之效,若将这些草药恰当搭配,佐以君臣辅弼,便能达到最好的医治结果,事半功倍。”
他上前一步,躬身道。
李承乾见状,眸子一转,计上心来。
这些人不但医术不精,还如此傲慢高傲,的确是不成救药!
他沉声道:“这些太医皆为大唐国医圣手,医术高深,经历丰富,若杀了他们,谁来医治百官和百姓?此事千万不成!”
李世民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
“不过是一些奇谈怪论,一定有效,我等行医多年,从未听过此等说法,殿下莫非多数是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罢了。”
李承乾不屑地冷哼一声,辩驳道。
李世民的目光在大殿内扫视一圈,最后落在跪地告饶的太医和肝火冲冲的李承乾身上,他眉头舒展,沉声问道。
因而,一行人浩浩大荡地来到了杜如晦府上。
杜如晦乃国之栋梁,夙来以身材安康著称,怎会俄然病倒?
既能借机揭示本身的医术,又能让那些固执不化的太医们完整闭嘴。
李世民闻言,亦是眉头舒展,面露忧色。
杜如晦挣扎着想要起家施礼,却被一阵狠恶的腹痛打断,话未说完,便面露痛苦之色,急仓促地奔向净房。
府上的大夫们一个个愁眉苦脸,束手无策地站在一旁,面对此等怪病,他们也是束手无策。
那笔法纯熟,线条流利,寥寥几笔便将草药的形状勾画得栩栩如生,可见其绘画功底之深厚。
光靠言语辩论是没法压服这些人的,唯有效究竟来证明这些所谓的国医圣手有多么无知,多么好笑!
李承乾见状,心中已有了几分计算,他上前一步,躬身问道。
“陛下,臣不过是想惩办几个庸医罢了,这些人自夸国医圣手,却连几味平常草药都认不全,如何能医治百官和百姓?留着他们又有何用?”
现在被本身这般等闲地打了脸,天然是心有不甘,很有几分恼羞成怒的意味。
“陛下,臣启陛下,”赵思齐上前一步,躬身拱手,面色凝重。
“陛下圣明!草药不过是粗人所事,我等太医专注诊断方能治病,岂能自降身份去做那些卑贱之事?”
他走到案前,拿起纸笔,笔走龙蛇,敏捷画出几种草药的形状,并标注了称呼。
他们纷繁转头望去,只见李世民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通天冠,在王德和几名侍卫的簇拥下,龙行虎步地走了出去。
李承乾此言,可谓是一石二鸟。
这番话无疑给了太医们底气,此中一人竟大着胆量拥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