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梁山屯粮地[第3页/共6页]
皇甫端淡淡隧道:“大人放心,有小民在此,必能护得战马全面。若死一匹,小民敢用人头来补偿。”
皇甫端便侃侃而谈:“军中万马千军,蹄口混乱,是疫病多发之地,调度之要,在防而不在治!贤人有言——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若大病已成然后药之,大乱已生而后治之,如同临渴凿井,急斗铸刀,不亦晚乎?”
谁知这一日王义去买料豆,却嫌太贵,看到有个巴豆很便宜,就自思道:“料豆和巴豆都是豆,不是差未几吗?凡事只要过得去就行了,何必计算太多呢?”
史文恭再未几言,只是低头纵马,神采变幻间,也不知在想些甚么。
段鹏举也道:“战马防疫这是大事,宁肯少落俩钱,办好了为上。不为蔡老太师和梁大人,也为我们本身想一想——若因战马有失而兵败,你我走那里去?”
七个兵马都监听着,心头顿时雪亮:“好啊!公然是千里仕进只为财!这个大胡子看着道貌岸然,这下终究把狐狸尾巴暴露来了。我们军中战马固然未几,但攒鸡毛凑掸子,要花的‘小钱’还能少了?只消这大胡子从中高低其手,打完这一仗后他就是两袖金风了!”
段景住道:“回大人话——从黄粱谷到青州,有三处岔口通行。一处是南柯峪,一处是邯郸坡,一处是槐阴陂——若掌住了这三地呵,内里的人出不来,内里的人进不去,当时做甚么都是手到擒来了。”
史文恭本来一向肃立无言,此时想替皇甫端解窘,便禀道:“大人,若患马少不能成事时,鄙人能够告急修书一封,发往曾头市,应当能够调一批马匹过来应急。”
听得这篇弘论,好几个兵马都监都喝采。
史文恭带皇甫端到了中军帐,梁中书离座相迎,以他方面大员的身份,如此礼数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七个兵马都监鄙人面看着,心中都不悦:“大人对这帮没功名的草民如此推爱,真是有失朝廷家的体统!”
梁中书喜动色彩,击案而起,大笑道:“贼人自恃熟谙地形,轻而无备,恰是天夺其魄!李都监,现在你从速派人跟了段义士,往那黄粱谷、南柯峪、邯郸坡、槐阴陂走一遭儿,却不成惊了贼人——段义士,此番却又要偏劳你了,若能破得贼寇,你为首功!”
李成听了又道:“恩相,只恨我们是外路人,地理不熟,怪不得找不到梁山的屯粮之地。”
定定神,梁中书问道:“疫情可短长吗?”
一听梁中书毕竟问到了这一句,七个兵马都监的心都提了起来。
梁中书一听此言,又惊又怒,喝道:“你们不是已经做了防疫筹办了吗?如何又来了突发的疫病?你们究竟是做甚么吃的?”
因而,在采购的过程中,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鱼目混珠成了遍及征象,皇甫端甘心木偶,只是冷眼旁观,也不挡他们的财路,七个兵马都监见他识相,都对他赞不断口。
七个兵马都监都跪倒在地,不敢出声,还是段鹏举嘴硬道:“禀大人,小将们并没有玩忽职守,若不是小将们呕心沥血,一向在安定时疫,只怕这疫病早就在军中漫延开了!”
梁中书听着,心中陡生知音之感,暗道:“这位皇甫先生果非常人,这番话固然只说医马,却何尝不是治世之规语?梁山现在大乱已成,我此来纵能平变,但国度经此一役,也不知破钞了多少国帑赋税,元气已是大伤——当日梁山初乱之时,衮衮诸公却在那里?唉!莫说梁山,只看这天下扰攘,也不知有多少‘未乱’被置之不睬,待变成‘已乱’时,甚么都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