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章 当天龙遇见历史[第1页/共3页]
西门庆正色道:“腐宋已平,新国初立。天下宗教信奉自在,岂能够强力拘羁?国教之说,只成一家之言,而弃百家争鸣,吾辈不取!”
鸠摩智更是大惊:“那西门庆真有如此才具?!”
这时世人才随后而至,皆向鸠摩智施礼。鸠摩智一目之间,便发明有一众身着白粗布麻衣之人,施礼间双手拢在胸前,如火焰高涨状,?异于别人。看得清楚,鸠摩智不由得一怔,合什行礼后便道:“想不到在此处竟然能碰到波斯明教弟子!”
鸠摩智固然并不看重这些大要上的浮华,但喝着顶级的好茶,还是不由得悄悄点头――“世人都说西门庆宽仁爱客,不想公然!”
与晁盖归帐落座,鸠摩智也顾不得客气,单刀直入问晁盖道:“依师兄所见,西门庆其人如何?”
所谓“和断”,就是使两边和好,解仇缔盟,化兵戈为财宝。
吐蕃诸豪酋无法,只得送出数十里,罗拜于鸠摩智身后,待尊者身影不见,方恋恋而还,返来后便调集人手,大小部族皆自备粮饷兵刃,倾巢而来――若西门庆敢难堪鸠摩智大师分毫,吐蕃子民誓与其冒死!
晁盖起家合什道:“大师且去,贫僧告别。”
西门庆确切是闻名久矣,至心实意。这位鸠摩智大师,他宿世在金大侠的《天龙八部》里早就神交已久,此时竟能亲见其人,实是不堪之喜,感慨万千。目睹其人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草鞋,脸上虽神情平和,但模糊却似有宝光活动,便如同明珠美玉,天然外朗内润。西门庆向其人只瞧得几眼,便心生钦仰靠近之意。
鸠摩智仓猝挽住西门庆,口中谦抑了几句。他阅世极深,法眼如炬,一观之下,便知西门庆相待之意诚笃,并非虚言伪饰,心中先便添了三分好感。
此时明教教主方腊不在,明教弟子世人中以护教法王厉天闰位望最尊,因而出列施礼道:“明教众弟子见过大轮明王――吾等却非波斯明教嫡传,而是中土明教枝裔,但济世爱民之心,倒是法理一同。”
但鸠摩智却不是凡人,他是大智大慧者。因而设一讼帐,诸部结仇者环跪于帐中,听鸠摩智剖断。鸠摩智耳内听辞,笔下攻讦,口中发落,或引蕃法,或证羌法,或取汉蕃间商定俗成的边法,一桩桩,一件件,皆曲直清楚,竟无分毫偏倚不对,旁听者尽服其明。
晁盖凛然道:“贫僧欲回大理,向国主段和誉进言,请他亦来插手此番民族集会,共证联盟!”
众豪酋听了,皆主动道:“吾等愿扶保明王前去!”
吐蕃部族间的胶葛,十成里有九成九都是因世仇而相互循环相杀,祸及后代,盘根错结,岂是凡人可解?
过未几时,却听远处马蹄声如雷震,鼓地而来,身边服侍的小卒喜道:“是俺家元帅来啦!”
就在这时,忽听有人大笑道:“民气同一,大师居功至伟――恭喜大师!辛苦大师!”
就算是西门庆昏聩到十二万分,有了晁盖先行在前,他也不会用心难堪鸠摩智这位吐蕃的精力魁首。鸠摩智来到西门庆辕门,方才通报姓名,就有小卒改颜相敬道:“竟然是大轮明王亲来,我家元帅已经恭候多时了!”
这一去不打紧,才要教:
但是和断是有前提的。两边必须和谈,必由一方对另一方停止补偿。胶葛中打死的人,须由对方支出偿命金,在宋朝吐蕃民族中风行称为“骨价”的补偿法,杀人后能够用钱来赎命――“既论死,仍偿其资,谓之骨价”;另一种和断法,则是以羊马来赎极刑――“黠羌杀人,辄以羊马自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