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 > 第92章

第92章[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周莹道:“戋戋小数,何足挂齿,从免费过渡之日起,修造船只,船工薪俸,均由我付出,至于县衙不敷银两,县太爷自筹可也。”

泾阳县知县为莫非:“渡口所收之资,除用于船工薪俸,船只打造修补外,尚可弥补县衙不敷之资,若免费过渡,其资何来?”

泾阳县知县拗不过她,只好命令免费过渡,泾河修石渡从当时起,便成了一个过河不收钱的渡口。

但是,虎死不倒威,蛇大洞窟粗的传统看法,固执地安排着世人的认识,在外人的眼目中,周莹固然落空了大片江山,少了很多银两,但家藏财宝,仍居陕西富豪商贾前线。而此时的周莹,已经预感到本身末日将临,处世为人一改昔日豁达豪放风格,到处谨慎谨慎,出言考虑,凡事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把贸易来往活动范围范围在泾阳、三原、高陵、咸阳、淳化、蒲城、临潼、潼关等地界内。

泾阳到咸阳之间,隔了一条泾河,此河为郑国渠与郑白渠之水源,水深流急,在与咸阳交界的处所,东岸平原如镜,西岸则塬高十丈以上,来往咸阳泾阳间的行人商旅,必乘船渡河。自古官家在两岸设渡收银,一些贫民买不起船票,万不得已时,怯懦不会水的,绕道几十里在水浅处渡水而过,胆小会水者常常冒险泅渡湍流险波,每年都要淹死些许生命。周莹早有在河上架桥设法,无法河宽流急,无人能治住流沙浊浪。被皇上封为坐家道台后,周莹找到泾阳县知县说:“泾河临里坡渡口,应免费让两岸百姓与来往商观光人过渡,以减少贫民因付不起过渡钱,而常常产生落水灭顶之灾害。”

周莹荣领一品诰命夫人,但却赔了银子和珠宝,她除给了朝廷义母慈禧三十万两银子外,见身边贫乏值钱饰品与珍玩的慈禧,脸上不时被愁云所覆盖,便将本身一套代价二十多万两银子的金饰和几十万两银子从南边买来的宽十二屏高三米五的楠木万寿屏风,贡献了本身的义母,拿出代价十二万多两银子的饰品送给了皇上的几个妃子。银子花到了处所,自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周莹在朝廷内和慈禧四周的分缘一日比一日好;到慈禧灾害一消,重返北京执掌权位时,周莹的耳目和朋友已遍及朝廷和后宫。周莹的声望达到如日中天境地,奇迹达到了颠峰,在处所官吏中更是一句话能转动乾坤,与她有来往的官吏,几近无一例外埠对她言听计从。

因嫁女而劳心劳力过分的周莹,病卧在了炕上。吴尉武、吴尉梦见她即将耗尽东大院一门之财,怕他们将来从她手中得不到一点好处,正在向周莹施压,要她在还能自理时,立下文书,将她名下资产写在吴氏门下。平生吃软不吃硬的周莹,见吴氏长辈乘己之危,落井下石,心如火焚,痛斥吴尉武、吴尉梦道:“我还没死,你们作为长辈的,便盼我早进鬼域,以朋分我的财产,你们趁早死了这条心。”

光阴的歌,唱到动情处,飞腾迭起,激昂慷慨;唱到委宛处,情真意切,动听心弦;而唱到序幕时,悲悲戚戚,无贫苦楚。周莹的人生正应了这句词儿,可谓是大起大落,悲喜交叉,跌宕起伏。当她卧炕不起的时候,她已认识到本身的人生已经光阴未几,当吴尉武、吴尉梦逼她写文书的那一刻,她俄然决定了本身人生之歌的序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