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 > 第70章

第70章[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今秋放开手脚收买棉花,直到统统堆栈装满装实。”王坚说,“本年必然要把来岁入的棉花也收出去,一旦来岁棉花歉收,安吴堡就会从后年的棉花行情见涨中收回两倍以上利润。”

周胡氏放下茶碗说:“买卖是闲事,你归去吧,妈会本身照顾好本身。”

两人一前一后策马驰进孟店村时,讶异地勒住马头,呆愣在充满枯枝烂叶的路中间,周莹嘴里喃喃说:“这是咋了,这是咋了?好端端一个孟店村,咋变成如此模样?”

周胡氏说:“如果仅是一家受灾,我愁啥?眼下我愁的是孟店村咋从灾害中挨过来。”

三秦的贩子做买卖,跑买卖,明清间在天下驰名有职位的是党、王、庞、吴、姚等家属,此中以党氏为首的秦商,曾有过名扬四海的名誉和薄弱财力。被誉为“商界奇才”的党氏三门人党玉书和贾翼堂运营的“合兴发”商号,把大本营扎在唐、白河道域,在襄樊、汉口设立分号,把买卖范围扩大到汉口、长沙直抵广州、佛山一带。王家则西走甘肃、新疆至西亚国度,北到俄罗斯,秦商收集覆盖了广漠地区。三秦贩子以大胆、沉着、刻苦刻苦、诚信重誉闻名国表里,盛极二百年之久。清王朝中期社旗成为唐河重镇。唐、白河汇于襄樊,顺汉水而下汉口,是南北贸易畅通的大通道,社旗镇则是这条贸易通道上的贸易中间,来自西北地区的贩子车队都得在此落脚,然后把他们的货色装上船去。全盛时,合兴发店中有伴计千人以上,有庞大的船队走南闯北,并具有南阳、唐河十万亩地盘,清嘉庆天子曾为其御赐金匾“良田千顷”。咸丰年间,秦商进入全盛期,具有财产富可敌国。但是,秦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生长,也没能逃脱兴衰存亡的循环。1796年的白莲教叛逆,1840年的鸦片战役,1851年的承平天国活动,1862年的第一次回民叛逆,1874年的第二次回民叛逆,1900年的义和团活动,引发的动乱与战役,终究把秦商推入毁灭的地步。周莹继吴尉文后成为安吴堡主子时,秦商已日暮穷途,落空了东山复兴的财力、物力根本后,小打小闹的多了,大出大进的少了;搞零售的多,做批发的少;当场打转转的多,长途贩运的少;因循保守的多,敢为人先的少;地区性运营的多了,天下性的贸易网没了。是以,被晋商们嘲笑为:“标准的月婆子坐炕,每天只要能有米汤喝、荷包蛋吃,就心对劲足了!”久而久之,山西人给秦商们编了一个顺口溜:

“你咋不早提示我?”周莹说,“你早提示我,我好早做安排。”

周胡氏挥挥手说:“走吧,走吧,再晚了就得走夜路,妈不放心。”

周胡氏苦笑道:“你说得在理,可妈内心急呀。风刚停,冰雹还没化,全村就哭成了一片,老长幼少几十口,拥进咱家院里来,哭喊着说老夫人,你是咱孟店村的财神,你可得为我们做主呀,把我的心都哭痛了。妈我想不出法时,只好让人送信让莹娃过来拿主张。”

周莹接过王坚手里籽棉看了看说:“可不是,本年棉花固然能歉收,但对棉农来讲并不是功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