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名留青史的机会[第3页/共3页]
黄老先生的扣问让周游心神一动,问道:“黄老先生,你是为本身办事,还是为某个个人公司办事?”
大师都点了点头。
“公然看上了。”
周游谦虚受教。
周游刹时噎得不像话。
黄老先生则更直接,当众嘉奖道:“之前老是传闻小游的慧眼,现在一见,公然是名不虚传啊!许老收了个好门徒啊!”
“古船打捞工程!”
“这恰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周游指着观音图下边的熏迹,说道:“很明显,这幅观音图是用来供奉的。这些迹象不是决计熏出来的,并且闻起来有趣,那就要不是近代的防品;并且从其深切程度也能够看出它接管供奉的汗青不短,如果民国期间的东西,恐怕会比这个浅上很多。”
黄馆长感喟道:“我国的打捞事情非常掉队,必须抖擞直追才行。但要追逐别人的脚步,那就得更多的实际操纵经历,小游的打捞工程恰刚好对上我们的胃口。”
周游没有怯场,平静地阐发道:“先它保存得很无缺,只要几个不起眼的处统统小磨损罢了,信赖保存它的人是专业人士。不过再好的专业人士,在没有颠末修复、装裱的前提下想要保存两、三百年而不缺损,那几近是不成能的事情。”
许老见时候有限,顿时切入下一个话题:“好了,闲事结束,也是时候开端之前的话题。”
黄老先生说道:“我之前传闻周先生喜好神佛用品,以是就特地带了几件过来交换一下。”
如果这一幕被那些大拍卖行、古玩楼的同业们看到,必定会掉下巴。明老这个级别的任务,随便请到一名上门都是天大的面子,现在竟然主动奉上门,并且还是成堆的,恐怕说出去也没人信赖。
许老对周游真的没话说。他晓得周游喜好神佛类的古玩,以是特地弄了这个小型交换会来满足周游。
黄老先生安然回道:“详细的打捞地点会随时有窜改,但大抵范围则在印度尼西亚的西北方,我过与其他东南亚国度有争议的地区。至于事情环境,那天然不消多说了,单单设备方面的差异就需求中国抖擞直追十数年才气企及。”
“可惜了!”
周游倒是第一次听如许的话,有点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