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鱼群和道人(修)[第2页/共5页]
想着阿黛唯有一咬牙,两眼盯着一边的胡大伯道:“胡大伯,你是懂酒之人,这酒气你闻着,是不是陈氏酒庄的酒,我这里有一张当票,是我大哥当了我大嫂的手镯买的酒。”
买酒的钱来处阿黛说了然,至于别的的她便不再多说,端看胡大伯的答复。
此时那道人又从那大竹筒里抽出两张席子铺在地上,接着又从竹筒里拿出一只大的葫芦瓢,然后就从竹筒里开端来往舀米,源源不觉的,没一会儿两张席子上的米都堆成小山状,那竹筒竟好似个聚宝盆似的。
没想到就在这时,胡大伯的娘子姜氏风风火火的过来,一手拖着一只网兜,网兜内里兜着一只挺大的乌龟,那背上的龟甲足有脸盆底那么大:“忙活了一个大早上的,鱼没弄到多少,倒是弄到这么一只大龟,拿集上去,也不知能不能换几个钱。”
王黛握紧着拳头朝空中挥了挥,太捧了,老天爷还是很给力的。之前的些许委曲之感早就抛到九宵云外了。
短短一个时候,一仓鱼就去掉了一大半。
终是不甘,看了看天气,还不算晚,咬了咬牙,再撒一网,阿黛想着。
一边那几个洗衣服的嫂子也围过来看着龟,都不由的咋舌着:“这么大的龟还真是少见,到集上,如果赶上识货的人,百十两银子还真说不准。”
西湖醋鱼那但是名菜。
算了,“放生”终是积善之事,所谓积善之家不足庆,也算是为本身求得一份余庆吧。阿黛想着,便解开了网兜,然后抱着大龟到了水里:“好好的活着吧。”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倒是大出阿黛的不测,才没一会儿,围着她划子的一块水面,那是波光鳞鳞,对,就是波光鳞鳞,而不是波光粼粼,因为放眼望去,满是鱼身上的鳞片和那青黑的鱼背脊,太震惊了。
也幸亏宿世,她家办了一个农家乐,租了水库,一是为了便利旅客玩耍,二也是养鱼,因而对于捕鱼这活计,她做起来也算顺溜。
“本店概不赊欠。”孟有良斜睨了一眼孟氏道。
再加上阿黛本就不是吝啬之人,不管这道人真是高人还是神棍,总归不过是一条鱼罢了。部好过万一又惹得这些高人一时髦起,把她剩下的鱼弄没了,那她便哭都没地儿了。
阿黛嘀嘀咕咕了一句。
只可惜,再顺溜也没甚么用,连着两网,小鱼两三只。
“女人,这都是西湖的鱼吧,但是有好些日子没见过这么满仓的大歉收了,女人好本领啊!”阿黛到了船埠,没一会儿,便围了一群人,看着阿黛满仓的鱼,便有人伸大拇指。
比及一翻活忙完,便又看那道人半靠在劈面孟家粮行的屋檐下,手里还拿着鱼骨头,眯着眼似睡非睡的好不舒畅。
阿黛边看着风景边沿着水路撒下鱼网,甭管最后能打到多少鱼,终归是能补助一点家用的。
这时王黛的肚子收回一阵咕咕的叫声,从早上忙到现在,她还没用饭呢,因而便回身回船上,拿出常日在船上用的小碳炉,直接放了碳,烧着后,便把那火钳子架到小碳炉上,然后选了一条鱼,刮了鱼鳞,开膛破肚的,措置好,洗干将,再直接的将鱼放在火钳子上,烧起了烤鱼来。
人生公然是悲喜两重天。
钱塘的雨,细精密密的,如雾似霭,轻风拂柳,夹着雨丝,很有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意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