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首发[第3页/共4页]
【注释】1金:这里泛指金属矿物质。以下同此。2鬣:牲口身上刚硬的毛。3繇:通“徭”。
【译文】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是座瞿(q*)父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译文】总计鹊山山系之首尾,从招摇山起,直到箕尾山止,一共是十座山,路过二千九百五十里。诸山山神的形状都是鸟的身子龙的头。祭奠山神的典礼;是把畜禽和璋一起埋上天下,祀神的米用稻米,用白茅草来做神的座席。
【注释】1蝮虫:传说中的一种植物,也叫反鼻虫,色彩如同红、白相间的绶带纹理,鼻子上长有针刺,大的一百多斤重。这里的虫(hu!)是“虺”的本字,不是虫豸之虫(ch$ng)。
【译文】再往东三百八十里,是座即翼山。山上发展着很多奇特的野兽,水中发展着很多奇特的鱼,还盛产白玉,有很多蝮虫,很多奇特的蛇,很多奇特的树木,人是不成上去的。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y2n)木1,多白猿,多水玉2,多黄金3。
【译文】再往东三百四十里,是座尧光山,山南阳面多产玉石,山北阴面多产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人却长有猪那样的鬣毛,夏季冬眠在洞窟中,称呼是猾褢,叫声如同砍木头时收回的响声,哪个处所呈现猾褢那边就会有沉重的徭役。
【注释】1祠:祭奠。2毛:指祭奠所用的毛物,即猪、羊、狗、鸡等野生畜禽。璋:古时一种顶端作斜锐角形的玉器,是在停止朝聘、祭奠、丧葬时利用的礼器之一。瘗:安葬。3糈:祭神用的精米。稌:稻米。也有说是专指糯稻。4菅:茅草的一种,叶片线形,颀长,根坚固,可做刷帚。
南次二(经)[山]之首曰柜(j&)山,西临流黄,北望诸■(p0),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此中多白玉,多丹粟1。有兽焉,其状如豚(t*n),有距2,其音如狗吠(f6i),其名曰狸力,见(xi4n)则其县多土功3。有鸟焉,其状如鸱(ch9)而人手4,其音如痺()5,其名曰■6,其名自号也,见(xi4n)则其县多放士。
【注释】1羽山: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回禄曾奉黄帝之命,将大禹的父亲鲧杀死在羽山,一说是鲧被帝舜杀死在羽山的,以是,这座山很驰名。
【注释】1棪木:一种乔木,结出的果实像苹果,大要红了便可吃。2水玉:古时也叫做水
【译文】再往东三百五十里,是座羽山,山下到处流水,山上常常下雨却没有花草树木,蝮虫很多。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1,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f))虫(hu!)。
【译文】再往东三百里,是座基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有很多奇特的树木。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羊,长着九条尾巴和四只耳朵,眼睛也长在背上,称呼是猼訑,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会不产生惊骇心。山中另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鸡却长着三个脑袋、六只眼睛、六只脚、三只翅膀,称呼是■■,吃了它的肉就会令人不感到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