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再临台北[第4页/共5页]
守序悄悄点头,梅登不成能有充沛的干部管到方方面面。包含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在内,对华人移民的办理体例也是让他们自治。如许能减少费事,激起移民中优良职员的事情主动性。
小小的双桅船当然装不下卫队和参谋班子,他们和陆军一起分离到了其他船上。
行政长官林同文登上罗浮号,守序重视到他肥胖的脸庞。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初创的事情老是很难。
林同文对守序说,“已经按你的要求,遴选了桨手。没有患过寒热重症和其他疾病。”
蔡元定有些难堪,“大人,贸易的事你应当去找梅登总督或是博格斯专员,他们都在基隆。”
“台风来了,村庄里会提早发警报,统统人都躲到村中的公祠,也就是那几座砖屋里。高脚屋的屋顶轻易被吹跑,但修起来也简朴。等台风走了再重修。”
长艇队一向上溯到淡水河与基隆河的交汇处。基隆河的名字实在有点名不符实,基隆河发源自基隆南部的山区,不向北流入大海,却向南流经台北平原注入淡水河。基隆河下流亦可通行舢板船,很天然地,两河交汇处构成了一处集镇。河港停靠着十余艘各式百般的舢板和小型平底帆船。平底船是淡水船场自行制作的,因为台湾本身砍伐的木料尚未阴干,这些船用的是福建入口的松杉船料。集镇目前已经有1000多住民,另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舰队没有装载太多商品,只要帆布、船缆、柚木和锡、硝石,都是运给台湾的补给。别的,船队还运了200头水牛。
————————————
加列船在外海飞行有些勉强,守序不得已半途在澎湖妈宫澳停靠休整。澎湖列岛最高的岛屿形如台面,妈宫澳被这些岛屿围的很好,完整遮挡了海上的大风。海湾水深8寻至9寻,正合适帆船锚泊。妈宫澳有两座小港,四周本来能看到一些中国渔民,但他们都在守序舰队到达前跑了。
“那台风来了如何办?”
守序一叹,台风是台湾面对的最首要的天灾,每次台风过境都会形成很大经济丧失,但这一点体例都没有,只能硬扛。
淡水河两岸分离着一些移民庄屯,砖屋未几,还是以高脚屋为主,屋顶铺的是棕榈叶和椰树叶。
守序重视到,淡水河左岸一座四角棱堡已经奠定,正在施工中。
“是,大人。”
北上时路过金瓯湾和后江府。金瓯湾在金城东北东,航程230海里,与金城隔暹罗湾口相望。胡旻是这里的驻军司令,在金城派出的技术职员指导下,一座四角棱堡正在拔地而起。在金瓯构筑棱堡比较费事的是这里没有石头,堡垒所需的建材都要用船从外埠运来。将来的金瓯堡将是水兵另一个首要的基地,确保暹罗湾制海权。
……
海述祖派了一个族侄任三亚巡检分司的巡检。榆林港内澳与外海之间的出口只要400米,航道东边正在修建安游堡,安游堡是一座三角棱堡,堡垒中的加农炮能够完整覆盖全部收支榆林内澳的航道。
守序决定登陆歇息,活动下筋骨。澎湖群岛的空中挺平,石头很多,岛上没甚么树,只要野草发展。